首页 > 惠州库 > 惠东县库 > 新闻报道

惠东范和村:面对面心贴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群众生活

2020-10-28 10:12:33 来源:惠州头条

秋日的阳光照在金黄色的稻田上,凉风夹带着阵阵稻香吹过脸颊,范和小学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让人心旷神怡。稔山镇范和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古村文化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听取群众需求,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当地群众的生活。近期,记者走访该村感受文明新风。

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整合各类资源,古村文化新展示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黑灯瞎火,晚上我都不敢往这边走,现在这里活动可多了。”范和村村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广场前感慨道。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拓宽文明实践的覆盖面。范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干净整洁的一楼设有模范先锋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展览、广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展馆等,详细的活动安排表张贴在门口,方便群众了解参与。二楼充分整合文明实践活动室、实践课堂、阅览室、舞蹈室等阵地资源,时常开展绿色生活、文艺演出、健康科普、技能培训等活动。

据了解,范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挂牌以来,以“渔歌唱晚,醉美古围”为主题,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范和古村落建设,着力抓好古围屋、古祠堂、古庙宇、古戏台等古迹胜迹保护以及民间戏剧、醮会、渔歌、舞狮、舞龙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工作。范和古村落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至今仍保留渔歌传承队伍和白字戏传承队伍等,节日期间会在村里演出,该村几百年前的古戏台还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演员可以在文明实践站的舞蹈室排练,环境舒适,大家排练更积极。”白字戏演员点赞道。

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览。

听取群众需求,志愿服务形式多

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盼。稔山镇范和村坚持问需于民,结合惠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平台,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建立了“文明实践站按需配菜,老百姓按需点单,志愿者按需买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公益小课堂,针对全职妈妈的暖心志愿服务,还有针对老年群体的敬老探访活动。积极发挥“半边天”的带头示范作用,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实施家庭教育少年成长、帮扶妇女创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设妇女儿童免费心理咨询、禁毒宣传和家庭文化,并开展了女性就业技能培训、关爱困境儿童、单亲困难母亲和贫困妇女等关爱帮扶活动,为村民提供保障,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社会,为村民排忧解困办实事,践行奉献服务精神第一的理念。

此外,该文明实践点还善于把握时间节点,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活动的时效性和感染力。每逢传统节假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节日庆典活动,如庆元旦·迎新春元旦游园会、春节送对联、端午包粽子、“家好月圆庆中秋”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广泛开展义诊、科普、参观等多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

“魅力稔山,美丽家园”亲子绘画活动。

融入公共服务,文明实践覆盖全

据了解,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以来,全村上下受到极大鼓舞,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建设文明实践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既定模板,也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在实干中不断累积好的经验,树立文明实践工作特色品牌。

图片

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志愿者常与范和小学师生结合雷锋日、建党节、建军节等时间节点进小区、入楼栋、访家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与老党员进行倾心交谈,详细了解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学习老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

范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将志愿服务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在稔山镇相关部门组织引导下,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与文明创建活动,他们走进大街小巷,认真清除“牛皮癣”、路面违规摆放和地面垃圾;他们出现在乡镇主干道路路口,引导居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劝导;他们来到群众家门口,宣传绿色生活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宣扬好人好事……该实践点致力于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向更多群体延伸,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