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一)近十年产业发展规模
(二)五个领域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三)部分产品具有市场优势
二、疫情以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生产逐月恢复
(二)投资实现逆势增长
(三)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仍处于负增长
(四)主要产品产量降幅较大
(五)龙头企业生产领先恢复
(六)中小微企业生产仍然严峻
三、疫情影响下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关键零部件或核心技术依赖国外进口
(二)疫情叠加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思潮,使电子信息产业链持续承压
(三)疫情导致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企业订单
(四)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
四、提升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思考
(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培育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走廊
(二)发展5G、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点燃电子信息产业“新引擎”
(三)以供给促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充分挖掘需求潜力
(四)加强要素保障,提升惠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构筑产业磁场
最终成果简介
一、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一)关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轨迹,分析发现:
近十年来惠州电子产业增速呈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3年的跨越式发展阶段,以惠州三星电子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产业呈爆发性增长,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20%。第二个阶段为2014-2017年的低速稳步增长阶段,受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等因素影响,增速维持在4-8%的增长区间。第三个阶段为2018年至今的震荡阶段,受惠州三星电子产能转移、中美贸易战等综合因素影响,产值出现负增长,产业增速不稳定。
(二)通过不同角度分析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子产业情况发现:
1.从产品产量上来看。
2.从今年的产业增长情况来看。
3.从外贸情况来看。
4.从企业数据来看。
(三)当前惠州电子产业仍然存在缺少芯片、软件和高端面板,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惠州要实现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关键在于瞄准5G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具有一定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加强与广、深、港的创新合作,特别是要抢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机遇,主动吸纳深圳的创新要素资源和高端产业外溢,推动电子产业向高端转型。一是扩大优势产业规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培育协同创新发展的产业走廊;二是发展5G、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点燃电子信息产业“新引擎”;三是以供给促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充分挖掘需求潜力;四是加强要素保障,提升惠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构筑产业磁场。
二、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一)学术价值
本课题选题契合当前惠州电子产业最新发展形势,贴近惠州实际。本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世界经济和产业形成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打破旧格局、形成新增长的发展机遇。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当前疫情及国内外形势影响较大,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课题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本文对于认清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市委市政府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惠州在5G、大数据等产业均有一定的基础,这些产业也是省政府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价值,且当前正值深圳成立特区40周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良好机遇,惠州应主动吸纳深圳的创新要素资源和高端产业外溢,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文章贴合当前惠州发展形势,对产业未来发展定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