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地区性智慧图书馆的内涵解读
1.1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背景
1.2 “互联网+”计划与智慧图书馆
1.3地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2 惠州地区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调查研究
2.1惠州地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现状调研分析
2.2惠州学院智慧图书馆及智慧学习空间系统与服务
3 惠州地区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3.1惠州地区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3.2地区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出的挑战
4 地区性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策略
4.1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升级
4.2全面整合数据信息
4.3建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型
4.4发挥新技术的驱动作用,充分适应用户需求
4.5强化系统平台融合
4.6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5 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意义
5.1 解决问题更加敏捷和灵活
5.2拥有更多的人文智慧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最终成果简介
一、本课题的关注点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利资源”是图书馆职能的定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其信息服务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献价值从“重藏”向“重用”倾斜,文献类型由纸质向数字化迁移,服务理念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服务范围由“馆内”向“馆外”延伸。
本课题关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主要以惠州地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为例,为地区性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本课题从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来看,无论是“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点,还是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亦或是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趋势,那就是如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因此,建议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实现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落实以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基础,以用户为主导,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实现文献资源的活化利用,达到供需精准对接的目的。
二、当前我市图书馆在智慧建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市图书馆在智慧建设服务中存在经费不足、技术落后、服务理念陈旧、供需错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服务模式需求。本课题从政府层面的规划,地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地区图书馆面临问题及挑战出发,从思维创新、数据整合、智慧服务模型、馆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提出解决制约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方法,即把对读者的行为分析融入到“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中来。通过传承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和创新潜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互联、便利为主要特征等方式,阐述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技术平台、创新模式及目的,系统介绍地区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相关工作,进而提出为读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智慧信息资源和人性化服务。
三、当前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课题通过文献分析及具体案例来阐释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特别是地区性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服务中的实际创新应用。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执行程度和使用价值,突出地区性智慧图书馆建设所起的作用。通过研究进而提升和突出了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内涵、作用和特色。尝试通过第三方公司提供的用户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接图书馆业务系统,搭建读者行为分析资源库。通过收集用户在图书馆发生的相关行为信息,分析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意向,输出用户的阅读足迹,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报告等。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阅读账单,并通过推荐模块,不定时地向用户推送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
四、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本课题研究为实现惠州地区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特别是用户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具体的实例效应也将有助于提升惠州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及内力趋动,有助于推动惠州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彰显惠州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实现文化强国中的独特方式,并为惠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