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课题报告

惠州“岭东雄郡”的历史生成与文化想象

2019-11-20 13:20:22 来源: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目录

  一、   惠州“岭东雄郡”的历史生成

  二、   惠州“岭东雄郡”的空间文化想象

  三、构建惠州“岭东雄郡”的当代精神内涵

项目成果简介

  隋朝以后惠州成为岭东重要的军事重镇,自明朝时期,有了“岭东雄郡”、“梁化旧邦”的记载,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对惠州“岭东雄郡”的文化想象和历史记忆处在最为活跃的时期,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惠州“岭东雄郡”成为岭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想象对象,大量本土作家的文化感知和历史描述,使“岭东雄郡”伴随着惠州城市坐标罗浮山的文化崛起而逐渐崛起。这使得惠州“岭东雄郡”在文学景观中的内涵变得极其丰富,由过去的虚拟想象逐渐走向了真实实体。

  文人士大夫对惠州“岭东雄郡”的文化描述和历史记忆,存在着历史的阶段差异性。在宋朝以前大量的文史记载中,惠州 “岭东雄郡” 的描述大多是外地文人墨客,但是从宋朝开始,尤其是明清以后,大量的诗词歌赋文献中对惠州“岭东雄郡”的描述记载,不但转向具体的可感可触,而且大多出自于岭内人士。惠州“岭东雄郡”的历史文化想象变迁,表明随着惠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崛起,惠州本地文人士大夫对本土文化的家园认同也在加强,他们在共同的文化记忆中逐渐构筑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家园意识,“岭东雄郡”逐渐变成充满温情的家园怀想,体现出不断加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我们要以“岭东雄郡”为文化起点,构建新历史时期下的惠州当代城市文化体系。具体而言,惠州“岭东雄郡”的当代精神内涵应当有如下内容:

  第一,惠州“岭东雄郡”的当代内涵,应该既是历史的、本土的,又是当代的、开放的。利用西方空间理论,对惠州本土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理与研究,包括空间理论下的罗浮山文化研究、空间理论下的苏轼寓惠研究、空间理论下的惠州西湖诗词研究等等,一下子就可以唤醒沉睡已久的惠州精神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才构成了当代惠州“岭东雄郡”城市精神文化体系的核心;第二,以“岭东雄郡”为文化旗帜,与建立惠州城市的文化自信是高度一致的,并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惠州城市的文化自信是伴随着惠州本土历史资源的发掘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历史轨迹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沉淀在惠州的城市文化之中。我们应当充分挖掘这种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并把它真正渗透在当代惠州人的精神建构之中,在大众文化宣传和城市标杆文化的建构上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李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