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惠州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具有的优势
二、聚焦做大做强石化能源、电子信息、
健康养生“2+1”支柱产业集群
(一)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1、做大做强石化上游产业
2、做足做细中下游及精细化工
3、打造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二)汇聚湾区创新要素,高起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以三大主导产业引领驱动
2、以四大未来产业集聚创新
3、以软件服务产业支撑融合
(三)汇聚湾区创新要素,高起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打通供求两端加快发展南药种植
2、推动中医药研发和创新发展
3、外引内培做大健康制造业堆头
4、“顶天立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用好“两源优势”推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三、适机拓展支柱产业之外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
1、基于面积大、土地多,应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2、基于面积大、土地多,可选择性发展一些先进制造业
3、基于拥有江湖海等良好的水资源条件,
可大力发展现代航运业和物流中心
4、基于具有良好的风光生态和历史文化,应积极发展
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旅游业,打造大湾区内一流品质的度假区
项目成果简介
本课题立足惠州陆海资源丰富、生态禀赋突出、轻重产业齐备等比较优势,分析我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可行路径,就如何利用国家大力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利好叠加效应带动惠州发展,借力借势加快构建以“2+1”支柱产业为主导的全市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一、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惠州作为大湾区唯一布局了临海重化产业的城市,在拓展蓝色经济空间,集中集约发展临海石化、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上独具优势,可以在制造业内部结构上与深圳、东莞形成“重”与“轻”的分工。立足惠州的海洋资源优势、石化能源产业的强项,围绕拓展产业链发展,提出做大做强石化上游产业、做足做细中下游及精细化工、打造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惠州火电、水电、核电、海上风电、地热能、太阳能等能源门类齐全,要抢抓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注重吸引能源龙头企业在惠设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高水平研究人才开展创新性应用研究,促进能源科技成果到惠转化,构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能源产业链,把惠州东南片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二、汇聚湾区创新要素,高起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惠州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关键是要加强与深圳、东莞和香港的对接,汇聚湾区创新要素,引进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技术,推动更多高成长企业落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高端转型。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汽车三大主导产业引领驱动,以5G、核心基础电子产业、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集聚创新,以软件服务产业支撑融合。
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软硬失衡,硬件制造基础较为扎实,软件服务产业发展滞后。建议抓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机遇,大力导入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推动电子信息软件硬件均衡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用好生态资源禀赋,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新支柱
生命健康产业是从事健康服务提供和健康产品生产的综合性产业,是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的朝阳产业。惠州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通供求两端加快发展南药种植,推动中医药研发和创新发展,外引内培做大健康制造业堆头、“顶天立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用好“两源优势”推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生命健康关联产业多、带动效应强,惠州要用足珠三角稀有生态资源和大湾区城市群高端客源“两源优势”,发力健康湾区向往生态优美、珍惜生命健康、追求生活幸福“三生经济”。
同时,本文还在“2+1”支柱产业之外,本着充分利用惠州的既有优势,以开拓创新型的思维和视野,提出了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包括现代农业、现代航运和物流业、有文化内涵有品质的现代旅游业,以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惠州的现代产业体系。
本文的学术价值是以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了当前惠州产业发展的策略。既揭示出惠州产业发展定位的科学性,也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具体产业发展策略。本文更重要的是应用价值。对于我市、具体立足不同产业发展的区县在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重点、具体策略方面,都有指导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