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与创新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1、聚焦聚力,构建“大扶贫、大攻坚”工作格局。
2、统筹职能部门开展保障扶贫,全面筑牢兜底保障网。
3、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发展机制。
4、推进就业扶贫,大力提高就业质量。
5、有效引导社会扶贫,触发帮扶资金的蝴蝶效应
6、聚焦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着力提升“造血力”。
7、保障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8、深入问题整改,加强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
(二)主要创新
模式一:创新“1+N”靶向精准扶贫帮扶机制
模式二:创新“资产性收益分红”分配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一)产业帮扶进展不理想。
(二)大数据精准扶贫仍面临发展瓶颈。
(三)扶贫工作综合人力资源匮乏问题。
(四)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需求衔接不到位。
三、努力方向
(一)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
(二)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
(三)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
最终成果简介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新时期惠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在“深化精准”四字上着力点,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深化精准帮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惠州市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与创新。惠州市一揽子政策框架中充分凸显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主要的经验模式有:一是聚焦聚力,构建“大扶贫、大攻坚”工作格局;二是统筹职能部门开展保障扶贫,全面筑牢兜底保障网;三是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发展机制;四是推进就业扶贫,大力提高就业质量;五是有效引导社会扶贫,触发帮扶资金的蝴蝶效应;六是聚焦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着力提升“造血力”。尤其是走在全省前列,可复制可推广有两大创新模式:模式一:创新“1+N”靶向精准扶贫帮扶机制;模式二:创新“资产性收益分红”分配模式。第二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分析了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帮扶进展不理想;二是大数据精准扶贫仍面临发展瓶颈;三是扶贫工作综合人力资源匮乏问题;四是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需求衔接不到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努力方向。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接下来的两年,坚持政府为主导,有效调动市场和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制定出符合当地贫困状况的最优扶持脱贫规划。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坚持着眼国家的、全省的脱贫大格局。
重要观点一: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要从“以收入划分贫困”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产业能力、发展来看待贫困”这一理念,政府应尝试建立扶贫资源资本化投入机制,同时强化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机制等。重要观点二: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贫困人群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构、可动用资源的整合都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观点三: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应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的战略机制。
课题可为现行政策的实施提出可供参考的方向指引;二是实践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经验分析和实地调研,找到一套能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制、路径,为探索精准脱贫攻坚策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