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课题报告

医联体建设背景下惠州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8-12-16 12:13:15 来源: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目录

  1.引言

  2.文献回顾

  3.资料和方法

    3.1.资料来源

    3. 2研究变量

      3.2.1.人才建设水平

      3.2.2.人才建设影响因素     

      3.2.3.控制变量 

    3.3方法与模型

      3.3.1.因子分析

      3.3.2.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3.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4. 实证研究结果及讨论

    4.1.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关系

    4.2.不同类型医联体成员单位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差异

    4.3. 医联体背景下惠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变化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最终成果简介

  “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惠州市为例”课题研究的初衷是为了构建并测量出影响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的变量,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作用进行回归分析, 同时分析医疗联合体建设对惠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作用,并能够提出医疗联合体及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形成最终成果《医联体建设背景下惠州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 文,可以说基本已经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在此就最终成果做简介如下:

  一、研究成果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的提高对人才建设有促进作用且可带来人际关系冲突的减少,但同时分配公平度、薪酬满意度、工作平 台、关系协调、价值认同、情感归属评价也会降低,而工作内容和人才政策则对人才建设影响不大。

  2.医疗机构人才建设主要仰赖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才建设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医务人员薪酬待遇、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的评价起到负面作用,正面的人才政策评价未对人才建设产生正面的影响。

  3.松散型医联体成员单位薪酬满意程度高于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而非医联体成员单位薪酬满意度最低。

  4.随着医联体建设紧密程度的提高,医疗机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程度随之降低,关系冲突也相对减少。

  5.医联体建设及相关医改政策的落实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薪酬待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薪酬待遇的提高不能直接转化为人才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政策建议

  1.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应避开“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误区,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以医疗技术的提高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2.医疗机构人才建设水平的提高会对医务人员关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的评价起到负面作用,医疗机构人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这种负面作用反过来对人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3.人才政策对人才队伍建设效果关系不大,人才建设可适当减少对人才引进及优惠政策的依赖。

  二、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本研究基于 2018 年惠州市 62 间各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和卫生院 4280 名职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测量出医疗机构人

  才建设影响因素 11 个变量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了人才建设影响因素对医疗机构人才建设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指导医疗机构人才建设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此外,研究成果验证了医疗机构人才建设主要仰赖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正面的人才政策评价未对人才建设产生正面的影 响,并在医联体背景下惠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变化中证实了医联体建设在改善医务人员就业环境上取得了一定成 果,能够为医联体及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邹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