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惠阳乡村产业振兴背景
1.1机遇
1.1.1乡村振兴战略
1.1.2消费市场升级
1.1.3科技革命深化
1.1.4体制机制改革
1.1.5区域协调发展
1.1.6绿色清洁发展
1.2挑战
1.2.1全球市场竞争激烈
1.2.2宏观经济运行波动
1.2.3食品质量安全挑战
1.2.4农业人才短缺匮乏
1.2.5改革创新动能转换
2.惠阳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惠阳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2.1.1惠阳区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2.1.2惠阳区农业产业体系现状
2.1.3惠阳区农业生产体系现状
2.1.4惠阳区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2.1.5惠阳区农业产业发展经验
2.2惠阳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3.相关经验借鉴
3.1一体化模式
3.2“空心村”治理模式
3.3“三旧”改造模式
3.4安吉模式
3.5虔心小镇模式
3.6袁家村模式
4.市场化模式
4.1概念
4.2内涵
4.2.1参与主体
4.2.2运行基础
4.2.3利益分配
4.3逻辑模型
4.4需要关注的问题
4.4.1农民意愿
4.4.2耕地“占补平衡”
4.4.3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就业
4.4.4资金来源
5.惠阳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路径
5.1总体思路
5.2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5.3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5.4建立多元化乡村产业融合机制
5.5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5.6提高多途径产业制度保障效能
6.惠阳乡村产业振兴保障措施
6.1完善政策体系
6.2加大资金支持
6.3强化项目支撑
6.4明确责任分工
6.5强化考核监督
最终成果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惠阳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立足区情农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大振兴”为主线,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同时,惠阳区“三农”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这是制约惠阳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的短板。破解惠阳区现阶段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乡村产业振兴是“牛鼻子”“总抓手”。通过乡村产业振兴,首先解决农民增收这一老大难问题,同时为解决其他农村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撑。因此,本课题将研究重心置于“乡村产业振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惠阳乡村产业振兴背景”。本章对惠阳区乡村产业振兴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于惠阳乡村产业振兴的外部环境。第2章“惠阳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本章着重于惠阳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第3章“相关经验借鉴”。结合惠阳乡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章整理归纳了一体化模式等6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第4章“市场化模式”。本章对市场化模式进行全面深入阐述。第5章“惠阳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路径”。结合惠阳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及市场化模式的运作特征,本章阐述了惠阳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路径。第6章“惠阳乡村产业振兴保障措施”。本章梳理了惠阳乡村产业振兴的五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