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课题报告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观背样本”

2018-11-30 13:30:42 来源: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目录

  (一)坚持思想导引,找准发展定位

  (二)坚持价值引领,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四)坚持发展为民,让文明实践惠民悦民



成果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一以贯之持续探索惠州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惠州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突破。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时代典型。其中,博罗观背村以文化活化乡村、牵动振兴之路就是典型之一。

  博罗观背村背靠东江,坐落于博罗县城罗阳街道中部,辖区面积约为0.3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208户1025人,总户数约208户。观背村是一座千年古村,因位于古建筑长寿观背后,所以称之为观背村。村内有长寿观遗址,以及建于1275年的保宁桥。四年前,观背村环境脏乱差、建筑老破旧、经济落后、治安混乱、村落荒废、民风不淳、文化式微,,群众戏称“外看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且村两委班子被省委组织部评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惠州挂得上号的问题村之一。观背振兴,路在何方?四年来,观背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陈湘的带领下,探索实践了一条文化活化乡村、牵动振兴之路,汇聚以文化为主题、艺术为载体的发展平台,打造出了一个文化与艺术共享、生产与生活共美的文化部落,为美丽乡村建设保留了自己独有的乡愁和田园风光气息,也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城郊乡村振兴道路。当前,观背村先后成为县域法德同治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对外展览窗口、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班培训基地,实现了农民回流、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观背村的华丽蝶变之旅,是观背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成功典范,是惠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具体路径的成功典范。把观背村当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样本,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视角深入解剖观背村变化、发展、复兴之路的内在机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寻求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振兴道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黄文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