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课题报告

惠州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产业发展研究

2018-12-17 14:45:28 来源: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目  录

  一、深圳、苏州、宁波、佛山基本情况

  二、一流经济强市的“共性”特征

  (一)经济总量超万亿元,核心产业强大

  (二) 国际化、开放型经济程度高

  (三)经济内生性强

  (四)县域经济强

  (五)阶段性新兴产业强大

  (六)“文明城市、民富市强”的特征突出

  三、差距和启示

  (一)对比佛山民营经济发展

  (二)对比宁波港口经济发展

  (三)对比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四)对比深圳创新驱动发展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论一:必须打造高标准的服务型政府,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结论二:对外开放和对内激活,缺一不 

  结论三:抓住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商引资,才能加快发展

  结论四: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结论五: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结论六:经济发展阶段不能超越

  最终成果简介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惠州“要有争创一流的雄心,学习一流,追赶一流,跻身一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户优势,争创在未来时间内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品质城市。”因此,主动寻找国内一流城市作为惠州发展标本,研究和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把惠州建设成为有特色的更好质量更高水平的一流城市,意义重大。课题组先后到江苏、浙江、深圳、佛山等地走访调研,选取了国内经济发展较有代表性的深圳、苏州、宁波、佛山等市,收集查阅了大量的文档资料,以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与惠州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惠州与一流经济强市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归纳梳理一流经济强市的做法和经验,把握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变化,为惠州建成国内一流城市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参考。

  重要观点:通过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总结,一流经济强市的经济、核心产业、国际化和开放性经济程度、经济内生性、县域经济、“文明城市、民富市强”等“共性”特征分析,本文深入剖析了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惠州在GDP总量、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强度指标(人均GDP、经济密度、经济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在国际化、开放型经济程度存在差距;三是在民营经济、创新驱动、本土企业等方面存在差距;四是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五是阶段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差距;六是“文明城市、民富市强”的特征仍不够突出。

  本文针对惠州与一流经济强市对比存在问题,结合惠州实际,对我市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必须打造高标准的服务型政府,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二是对外开放和对内激活,缺一不可;三是抓住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招商引资,才能加快发展;四是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才能做大做强;五是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六是经济发展阶段不能超越。

  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翔实的统计数据及有关新闻报道、政府文献、规划报告等,深入整理分析数据和资料,对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存在差距、主要问题,以及总结一流经济强市发展特征,进行了原创性的归纳总结。对惠州一流城市建设的产业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创新之处:本研究立足于惠州实际,既有具有浓厚的原创性、本地性,对选取的国内一流城市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站在现在国内一流城市的高度思考惠州未来产业的发展,兼具国际视野,使政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严伟仁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