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
二、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
(一)自然生态资源
(二)人文生态资源
(三)现代生态资源
三、惠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路径 .
(一)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
(二)清洁能源产业
(三)休闲旅游产业
(四)现代农业
(五)战略新兴产业。
四、推动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精准做好区域定位是实现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是惠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精准做好产业分工定位是惠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引导要素和资源集聚,培育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
(五)确立自身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升后发优势
成果简介
一、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惠州确立了“率 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 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学习一 流,追赶一流,跻身一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和枢纽门 户优势,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目标。作为 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重要一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惠州发展新的重要战略机遇,全面、精准定位惠州在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方向和坐标, 充分发挥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 势和生态优势,将推进惠州迎接新一轮的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是惠州在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独特 的自然优势。这些主要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资源、人文生态资源 和现代生态资源三个部分。 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在于:惠州大亚湾正全力打造世 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标志着惠州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石油化工成为支撑惠州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云计算应用创新基地,惠州的“云物”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平板显 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和智慧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有一定的基础。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上看,惠州的基础产业布局较为厚 实,产业发展特色较为鲜明,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二、对策建议
(一)精准做好区域定位是实现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 础。惠州首先要明确在珠三角9 个核心城市中的区域定位,要明确其 在珠江东岸的区域中心地位,同时要明确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科技成果转化区域中心的定位,这两大定位将进一步确立惠州在区域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二)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是惠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目前第二产业占比近 55%,而第三产业占比仅 41%的情况下, 要重点做好两个调整:一是大力构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深入挖掘惠州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观光、科技会 展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速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提升第三 产业比重;二是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服务型生产企业转变。
(三)精准做好产业分工定位是惠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分工是确立惠州区域地位和拉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现路径,惠州必须强化电子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两大支柱产业 地位,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布局,在形成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寻找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 合,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基础, 促进其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新增长点;积极实施“海绵行动”,主动 承接深圳的高端产业和创新资源“外溢”。
(四)引导要素和资源集聚,培育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要以重点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聚资源优势,加快提 升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要推动潼湖智慧生态区、中韩产业园等重大 园区平台的优化建设,加快集聚人才、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 要素资源,培育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
(五)确立自身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升后发优势。要注重寻找惠州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后发优势,特别是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 优势,积极推进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发展思路,重点以潼湖生态智慧区和环大亚湾新区的生态科技“绿色引擎”和海洋生态“蓝色 引擎”两大生态资源动力,促进高质量增长和绿色化发展的协调。
三、成果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本项目是对于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研究一次丰富,对 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