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课题报告

葛洪与罗浮山专题研究

2016-11-30 16:21:41 来源: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

  2.葛洪与罗浮山的渊源探究

  2.1生平身世

  2.2结缘罗浮

  2.3仙道贵生

  2.4岭南医祖

  2.5综罗百家

  2.6山野仙踪

  参考文献

最终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成功撰写出版了《葛洪与罗浮山》,填补了葛洪与罗浮山因缘的研究和立著空白,为岭南罗浮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历史色彩。

   一、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内容主要由六个章节的内容构成:

  第一章“生平身世”,从晋代时局动荡开篇讲述葛洪在现世社会政治秩序的失衡、新学旧学学风交替中,渴望寻找个体生命的安顿,揭示其后来期望构建现世社会政治之外的政治世界的根源,并介绍了道教的起源和流派,指出葛洪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结缘罗浮”,先介绍岭南罗浮山的环境与起源,说明罗浮山乃求仙访道、修身养性乃至长生不死的好去处,是葛洪理想中的药物生长、炼丹修道的场所,为其后来移居罗浮山做好铺垫;

  第三章“仙道贵生”,聚焦于葛洪的著作《抱朴子内篇》,进而说明其在罗浮山著书立说、建庵炼丹都是围绕着其神仙思想而展开的。因此,以葛洪为代表的神仙道教成为岭南道教的传统心态,“仙道贵生”的道教文化传统在罗浮山扎根,并逐渐辐射到整个岭南地区;

  第四章“岭南医祖”,从岭南地区因气候湿热多引发风湿、疟疾、虫毒等疾病着手,强调葛洪在岭南活动的二十年中,对当地风土病情有着细腻深刻的观察体会,潜心专研并写下了《肘后备急方》,泽被岭南苍生;

  第五章“综罗百家”,专论葛洪作为一位博学经世大家的思想,重点集中在其学术成就和政治理论的分析梳理上,试图摆脱以往对葛洪归属流派进行指认的叙述框架,径直把握葛洪思想的精神内核,以其学术的总体特点为纲展开讨论;

  第六章“山野仙踪”,对葛洪遗迹及传说作搜集和整合,其中遗迹包括冲虚观、稚川丹灶、洗药池、葛洪衣冠冢、黄龙观、遗履轩等,传说包括移居罗浮、夜谈遗履、真人授书、葛岸脚印、奇竹倒插、尸解得仙等。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主要有:(1)从生平、道教、医药、化学、文学等多方面揭示了葛洪与罗浮山的渊源,说明为葛洪与罗浮山之间的渊源立著的重要性;(2)从葛洪遗迹、葛洪传说等各个方面内容,阐述葛洪对如今岭南地区的影响,为该地区的文化增加了神秘色彩;(3)对葛洪与地方文化的研究空白做出填补,为葛洪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这类研究往后的发展做了典范作用。

    二、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本项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葛洪与罗浮山的渊源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做出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为葛洪与地方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推陈出新,为葛洪与罗浮山的渊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为岭南地区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以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项目的实践价值在于所整合、提出的史料具有针对性,紧密联系罗浮山的现状和文化特点强调葛洪与罗浮山的渊源,提供了富有历史感和神秘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也为相关部门和协会推动罗浮山文化乃至岭南文化提供参考。

  目前对于葛洪的研究大多单一地针对医药领域或者道教文化,葛洪与地方文化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葛洪与罗浮山》的面世可以说是填补了葛洪与岭南地区研究的空白,在葛洪与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为这一类研究提供了范本和积累了经验。此外,《葛洪与罗浮山》将毫无疑问推动罗浮山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方面都提供了极好的资源。


作者:王 燕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