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病不幸逝世,举国哀悼。袁老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为解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了解,为了实现“吃饱更要吃好”的理念,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建立了4个隆平农场,而其中一个就建在龙门县龙田镇邬村村。这个广东省唯一的隆平农场在7月份即将开始收割今年的第一批水稻。
袁老及隆平团队与龙门的水稻是如何结缘的?如今这个水稻基地发展得如何?带着这些问题,5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龙田镇的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刚生产出来的大米进行打包。一袋袋印着各色图案、中间标着醒目大字“袁隆平大米 龙门基地”的大米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据悉,目前建设完善的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以龙城、平陵、龙田为核心区。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该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其出产的龙门丝苗米受到珠三角乃至全省大批消费者的喜爱。这不仅是因为龙门丝苗米品质优、味道好,更是因为公司沿用传统的耕种技术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提高丝苗米的产量和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了自己的种植基地——隆平农场龙门基地。
谈起与“隆平农场”的缘分,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对记者说,他从事农业种植已有一段时间,作为一名“农业人”,愿望就是把龙门的丝苗米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刘俊鹏接触到了袁隆平团队中的工作人员,并向他们介绍了龙门的水稻种植环境及自然条件。后来,通过袁隆平团队的多方考察,2019年“隆平农场”正式落户龙门,种植并销售“袁隆平大米”。
说起“隆平农场”选址在龙门,刘俊鹏说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既惊喜又兴奋,并计划借着“袁隆平大米”的品牌优势,让龙门大米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门大米。据了解,隆平农场龙门基地种植的“袁隆平大米”主要是以丝苗米为主。为了保证“袁隆平大米”具有更高、更稳定的品质,“隆平农场”技术团队在种子、环境、技术、品控、加工、销售、物流等方面制定了标准。每到水稻种植的关键节点,团队成员还会时常到农场里进行现场指导,践行袁老“吃饱更要吃好”的理念。经过与“隆平农场”团队近两年的合作,该基地种植的“美香粘2号”水稻在产量与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如今,该品种的水稻种植面积约700亩,亩产达800斤左右。目前,龙门大米产业和袁隆平团队通过水稻种植、品种、技术全方位的合作,并通过“袁隆平大米”的商标品牌进行市场推广,龙门大米的品牌知名度也得以大大提升。如今,来自龙门的“袁隆平大米”已经进驻京东、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听到袁老逝世的消息,刘俊鹏说自己感到非常悲痛,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说,无论是对全国人民,还是对像自己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说,袁老对大家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
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
袁老不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作为“新农人”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跟标杆。我们会继承他的这种精神,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刘俊鹏说,自己曾与袁老的团队沟通,计划在今年9月份庆祝丰收节的时候,邀请袁老过来担任大使,让袁老看看隆平农场龙门基地的水稻的喜人长势,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
而隆平农场龙门基地出产的“袁隆平大米”走向万千百姓的餐桌,屡屡飘香,何尝不是对袁老永远的怀念呢?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声“稻”别,是我们对袁老的怀念,珍惜粮食,好好吃饭,是我们对袁老的报答。袁老禾下乘凉的梦需要我们接力,也需要我们好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