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我县制定农业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6-04-07 09:00:06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3月,记者从县农业局获悉,我县将出台《中共龙门县委 龙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四化”同步发展,把我县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生产、供应基地。

  《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生态特色农业强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40.01亿元,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9.9万亩左右,总产量10万吨以上;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等等。就如何实现发展目标,《方案》从农业产业、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农综改革、依法治农等方面制定工作措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会有哪些措施进一步夯实我县农业基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方案》指出,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全力做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到202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9万亩左右,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围绕“控猪、稳鸡、增牛羊”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我县的春耕现场会和农业科技集市现场将在平陵镇举行,届时将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宣传推广。此外,今年拟在县农科所基地建设面积12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我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地前哨,并以此进行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使我县农业主导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

  《方案》指出,我县下来将扩大玉米、薯类(甘薯、淮山)等作物种植面积,开展经济作物良种高产高效示范推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每年引进适宜龙门种植的水果新品种3个以上,如三红蜜柚、蜜丝枣、猕猴桃、雪桃等品种。“今年,我们拟引进福建产的红心蜜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农业科技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方案》指出,积极争取各级农业科技项目资金扶持,创建科技含量高、示范效果好的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计划推广施用有机肥60万亩以上,秸秆还田26万亩以上,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万亩以上,农田节水14万亩次以上。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技术指导员的授课、基地的现场观摩、农技人员的入户等指导,形成“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户科技素质。此外,推广测土配方肥,针对我县土质使用专用化肥,可有效提高我县粮食产量。

  《方案》指出,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引导其和阿里巴巴等网商有效对接,组织农产品进驻农村淘宝龙门县服务中心,组织企业申报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电商体验馆,促进我县农产品产销对接、展销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村农产品难卖问题。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方式,通过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推广农村电商,并加大农产品进驻农村淘宝龙门县服务中心,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落实惠农政策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方案》指出,兑现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开展好政策性涉农保险,在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费参保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柑桔、花生、甘蔗、奶牛等政策性涉农保险工作。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县柑桔种植面积广,但柑桔保险尚未纳入政策性保险。今年初,我县遇上强寒潮极端恶劣天气,柑桔损失严重。下来,我县将争取将柑桔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目前,正在与保险公司洽谈中。

  《方案》指出,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县拟打造省内首家以蜂蜜为主题,集生产、加工、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生态特色蜂蜜产品基地,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培育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0家示范家庭农场。

  发展特色农业

  深化农综改革

  《方案》指出,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要求,积极发展我县优质米、年桔、杨桃、三黄胡须鸡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引进适合我县种植新品种,抓好特色柑桔产业化发展项目,做好农产品知名品牌的组织申报和推介。培育具有龙门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统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惠农实事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和农家乐,形成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景观旅游村镇。

  此外,《方案》还作出明确规定:确立8个市级贫困村和23个省级贫困村,帮助1229户贫困户5267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到2018年实现10万元以上;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2014年度3.15万亩和2015年度2.7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016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6年底与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有效对接等。


作者:黄雪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