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奋斗百年路】1954 年:龙门首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诞生

2019-08-15 10:00:29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上世纪中叶,龙门的农村经历过这样一场农业合作化运动: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农业合作化道路,把龙门农村从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019年8月中旬,记者从县档案馆查找相关档案资料发现,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龙门县于1954年2月在当时的龙门县第四区鹤湖乡花碗片村试办了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为“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是龙门农业发展史上的首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龙门首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鹤湖花碗诞生

  记者从县档案馆查找到的《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工作总结报告》中获悉,花碗片村是龙门县第四区鹤湖乡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43户,其中贫农25户,雇农10户,中农7户,富农1户,共18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是一个很贫穷的村,村民主要靠砍柴烧炭和挑担维持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花碗片村成为县、区委各项运动的重点,每人分到2.2亩多的田地,耕牛农具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逐年增产,花碗片村村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他们从实际利益中体验到共产党领导的好处。因此,该村村民的政治觉悟较高,对党与政府的号召均以实际行动来拥护,奠定了各项运动开展的思想基础。

  据记载,1953年,花碗片村村民组织互助组开展农业生产,除一户富农和一户贫农未参加互助组外,其他全部村民均参加,共组成了9个互助组。其中,何龙常年性互助组1个,接近常年性互助组(即有一年生产互助计划和选出组长,及有一般的民主管理制度)6 个,临时性互助组2 个。

  通过组织起来互助生产,花碗片村村民所得到的利益使他们体会到了组织起来互助生产的优越性。1954年1月11日,花碗片村以何龙常年性互助组为基础,联合该村4个接近常年性、2个临时性互助组及1户单干农民组建成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

  据悉,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书何龙为社长,全社共41户农户,贫农24户、雇农10户、中农7户,共174人。其中,16岁以上组员119人,全劳动力89人,半劳动力29人,丧失劳动力1人。该合作社实行土地入社,每户按自家登记的土地按股入社,每户只留小部分作为自留地种植自给的蔬菜。据统计,该社社员入社土地共373.2亩,其中水田357.4亩,旱田15.8 亩,产量117570斤。社员自留土地22.8亩,产量7364斤。另外还有耕牛38头,犁27张,耙28 张,鱼塘1口,炭窑2个。

分三步走,合作社建社仅用 46 天

  据记载,由于花碗片村村民的农业生产已有互助组为基础,因此,该合作社的整个成立工作较为顺利的。该社从1月11日开始筹备,至2月25日正式成立,仅用了46天。

  据悉,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分三步走。第一步为了解情况,确定对象,培养干部,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每天工余时间边学习、边宣传的办法,向村民宣传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前途和组织起来生产的优越性,在宣传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长远与目前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村民对合作社前途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的认识。第二步为“三评”:评土地产量入股、分红比例,评耕牛农具肥料,评工记分。在宣传发动中着重抓住土地入股与分配比例、耕牛、评工记分这三大重点,帮助村民算账,了解入社的优越性,打下社员真正自愿入社的基础。第三步为制订社章,召开成立大会,选举社委会,订生产计划。

  全部工作准备好后,花碗片村于1954年2月25日召开成立大会,正式成立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了带动该乡其他互助组,大会还邀请了全乡各村和全区各乡,选出互助组长来参观。合作社建成后,即抓住了经营管理,全力转上生产。

  据《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社工作总结报告》记载,合作社的整个建社过程基本上是白天生产,晚上工作,除了不影响个人的生产外,在合作社的生产上也获得相当好的成绩,通过实测产量比其他单干和互助组都优胜很多。

  在总结报告上有一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合作社“人多力量大”的优越性。据称,该社掘塘泥能肥 60 亩田左右。有社员说,“这个塘几十年来没有掘清过泥,这次就把它掘清了。”合作社社员在积肥方面体会到了入社的优越性,这些成绩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员的信心。因此,在整个合作社的发展中,社员们的情绪均很高涨。

目前全县共有 37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龙门县花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在龙门的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模仿,全靠当地干部和村民摸着石头过河组建起来。而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农业合作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随后出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都在推动着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时至今日,农业合作化也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龙门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中,以发展带动规范为着力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多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龙门县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龙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从2009 年至今,龙门县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371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64家,县级52家,市级30家,省级21家,国家级6家。

  与此同时,龙门县还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目前,龙门县共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63399万元,固定资产总额29996万元。全县产业化组织年完成销售收入79604万元,其中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6134万元,净利润5442万元。龙门县龙头企业主要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方式,有效推动了龙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和完善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沈知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