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奋斗百年路】1956 年:一手一脚一肩膀修建“幸福渠”

2019-08-19 09:56:13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都是安民兴邦的大计。对于龙门这样一个农业大县来说,水利工程对农业灌溉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以来,掌握命运的龙门人民以空前的力度重整龙门大地,在彻底告别了水系紊乱、堤防残破的江河状况的同时,治水思路也从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龙平渠是龙门唯一一宗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56年8月,渠道全长105公里,担负着龙城、龙田、平陵、龙江4个镇街6.74万亩农田灌溉任务,受益人口近10万人。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龙门人民仅靠个人的手力、脚力和肩力,一把锄头、两个粪箕进行施工,以坚韧的毅力建起了润泽世代的“幸福渠”。

水害肆虐│兴建水利促农民丰收

  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龙门的水利设施十分简陋,防灾能力不高,农田灌溉以小土坡、草木坡和竹筒天车等简易设施引水灌溉。这些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无法保证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导致农民时常广种薄收。

  1953年,受特大洪水的影响,龙门县城除了高街外,全部区域均被洪水淹没,其中水西大队的张屋(围)整个围村的房屋更是被洪水淹没至坍塌。据《龙门县水利志》记载:“1953年,渡头站最高水位91.50米,龙门站70.26米,香溪站 38.54米,全县受灾农田为10.2万亩。”

  1955 年,龙门发生史上最为严重的春旱。据原县水利局副局长、《龙门县水利志》及《龙门县水利续志》主编邓自坚介绍,由于水利设施薄弱,当年的春旱共造成全县八成以上的农田受旱,面积达 21.2万亩,稻谷减产 289 万公斤。

  要农业丰收,必须搞水利!

  自然灾害的发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对水利,特别是灌溉问题的重视。时任县委书记郭常带领水利技术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最后决定修筑一条引水渠(即现在的龙平渠),以解决王坪(2005年撤销王坪镇改设龙田镇)、龙城、平陵和龙江一带的农业灌溉问题。邓自坚介绍说,四镇耕地面
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而平陵和龙江属石灰岩地区,历史上的干旱由来已久。

  为了尽快动工建设,水利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当年,光是测样就花了半个月。据原龙平渠管理处副主任吴集全回忆,那时他还是一名实习生,在设计方案出来后,技术人员要去考证设计方案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由两名技术人员带着两名实习生,与惠州派来的一支技术队伍一起进行测样。从渠首到渠尾一共70多公里,大家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前前后后共走了15天。

  吴集全说:“在测样过程中,我们每到一处都要认真察看地形地貌,测量实地面积、水深等,尽量做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减少对当地群众的影响。有的渠道从群众房屋前过的,也只能要求实施房屋搬迁,其中,龙城黄竹沥下沥整个围村都实施了搬迁,好在群众都非常合作。”

  修建龙平渠的消息很快被传开,当时每条村的广播都在宣传,定时播报项目进展情况;公安人员每天到河边巡逻,为顺利做好前期工作扫清障碍;群众都盼望着这条“幸福渠”能够早日建成……

抢抓工期│干部群众工地过春节

  1956年秋,龙平渠正式动工。为了抓好冬修水利的有利时期,县委县政府下了“铁令”:工程必须在春耕前完成!

  “那时,从龙城到平陵的渠线上全是人,群众对修建龙平渠都很支持。”原县水利局水利工程师潘木林介绍说,当时全县的劳动力都被调动起来了,县委找到了非受益区的群众参与修建,县直机关干部倾巢出动,全力支援修渠工作。据《龙门县水利志》记载:“当时,最高一天出动9509 人, 最多一天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

  浩浩荡荡的龙平渠施工队伍,从施工到竣工的半年里,风雨兼程,不分昼夜,没有停工记录,用顽强的斗志打败了一个个困难:经费不足,县委主要领导写信向上级申请资金;材料不足,施工人员就地取材,烧粘土代替水泥,自制炸药和石灰;人员不足,人民公社派出大批退伍军人参与建设,家里的妇女也主动出来帮忙……

  回忆起龙平渠的修建过程,潘木林颇多感慨:龙平渠就是人民群众“一手一脚一肩膀”修建起来的!他说:“当时仅靠个人的手力、脚力和肩力,一把锄头、两个粪箕地进行施工,哪有现在的铲车、推土机、钩车什么的。我们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晴天,下雨了,就桐油纸披身,葵叶、蓑衣、草包等简单雨具挡雨!”

  为了赶进度,当年有不少机关干部和群众都在工地上过春节。潘木林说,大家都没有离开过工地,吃住都在工地上,工作时,家里发生什么事都是不知晓的,甚至有的群众连自己妻子生下孩子了都不知道,不过那些作为妻子的都能理解,没有怨言。

  潘木林把修筑白沙河穿河涵时的情况娓娓道来,“当时,修筑的方涵有 1.2 米宽。劈开水面,穿河而过,将河挖深,填钢筋混凝土。要完成这项工程必须围堰抽干河床,遇上抽水泵坏了,水浸入施工地便无法让工程继续。为了不耽误工程,施工人员顶着严寒,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把抽水泵头拿出来进行维修。修好以后还要跳进河里把抽水泵头放下去。那时正下冷雨,气温接近0摄氏度。”

水到渠成│得丰收尽释内外疑云

  龙平渠的水是否真的能引到平陵、龙江?龙平渠渠线长,而且龙门到平陵过柑橘场路段是倾斜的,这意味着坳头分水闸的渠水要在山坡上流过。因视觉的误差及惯性思维的影响,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正当龙平渠修建工作在热火朝天进行时,《南方日报》刊登文章批评龙门以修建龙平渠为中心,违反了省委的“以积肥为中心开展备耕工作”的精神, “抓错关键,错失时机,龙门备耕冷清清”。“尽管县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郭常仍坚定不移:龙平渠不停工!”邓自坚补充说,郭常一方面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稳住民心;一方面写信向省委说明龙门的情况。最后,终于得到了省委的认同,龙平渠得以继续开工。

  1957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龙门水利建设史册的年份。在春耕到来之时,龙平渠干支渠93公里渠道全线开通了!工程包括完成大小建筑物450宗、土方99.88万立方米、石方4.08万立方米。看到白花花的渠水冲过坳头分水闸,分别流到平陵、龙江支渠渠尾时,人们欢呼雀跃:龙平渠成功了!

  当渠水从渠首流到坳头分水闸时,人们依然不敢相信,龙平渠的水真的能从半山腰流过,那是比屋顶还高的地势呀!潘木林解释说,“事实上,渠首水位较高,引水下来绰绰有余。现在在坳头移民村(黄沙坳分路口)还能看到,该处房屋比较低,渠水在比房屋高两三倍距离的半山上流过。”

  “龙平渠过干丘地,野绿禾青一望同”。龙平渠顺利通水后,饱受干旱之苦的平陵黄沙村人民,把大量旱地改为水田。“有女莫要嫁黄沙,十年九旱得人怕”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是年,龙江丰收了,平陵丰收了,整个灌区农业丰收了,龙平渠也因此被称为“丰收渠”“幸福渠”。据载, “当年《南方日报》再次报道了龙平渠,但那是丰收的喜讯。”

  龙平渠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它在防洪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保障了全县人民粮食供应。 据统计,1967年龙门粮食亩产量为138.8公斤,粮食总产量为80996.7吨,与10年前相比,分别上涨了66.83% 和43.77%。

增建支渠│引水至甘香水贝一带

  据《龙门县水利志》记载:“左龙渠进口位于铁岗河下游的左潭公社穴头村附近”“在右岸山边沿山挖渠引水,途经穴头、水口、旱夫至鸬鹚、水贝,全长8公里。”“由于沿途山腰坡陡,地质又属碳质页岩,呈明显断裂发育,其松散的碎岩和泥屑,日久随雨水倾泻入渠,造成淤塞,加上沿渠渗漏严重,至1976年以后,不能通水而报废。”

  左龙渠失效后,甘香、水西、水贝一带的灌溉区遭遇干旱。1982 年,从城西修筑暗渠,增建甘水支渠,解决水贝、甘香、水西一带的农田灌溉问题。据《龙门县水利续志》记载:“1982年在干渠6+0公里处取水,穿过西林河,建成甘水支渠,其中反虹涵长612米,渠道长12公里。”

  甘水支渠建成后,龙平渠总长达到了105公里,其中干渠30.1公里,平陵支渠23.8公里,龙江支渠39.1公里,甘水支渠12 公里。据邓自坚介绍,龙平渠受益范围包括龙城、龙田、平陵、龙江等四个镇的6.7万亩农田和供给部分工业、水产养殖用水,灌溉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同时,还担负着发电及沿渠塔牌水泥厂等县骨干工厂的工业用水和沿线群众的生活用水。

节水改造│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渠头水汪汪,渠尾闹水荒。”由于龙平渠灌区的渠线长、建设标准低,加上渠系建筑物运行时间长,工程日渐老化,龙平渠灌溉效益有所下降。为了满足灌区农田灌溉的需求,恢复灌区工程效益,龙平渠除了进行渠道岁修外,还进行过1次大规模的维修改造。

  1978 年,天堂山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对作为天堂山水库灌区低总干渠的龙平渠进行了加固配套。据《龙门县水利续志》记载,“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3月12日,完成平陵、龙江、甘水三条分干渠加固配套工程施工任务。”

  加固配套仅仅是权宜之计。新世纪以来,龙平渠灌溉面积从6.7万多亩减少到4万多亩,分干渠尾5至10公里渠道已无法通水,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的发展。

  为彻底解决龙平渠灌区灌溉效益逐年衰减问题,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正式启动龙平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该项目终于在2012年6月正式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随后工程开始建设。

  2014年1月20日上午11时51分,经过水利建设者近4个小时的努力,加上2辆25吨吊车、2辆大型钩机和一台20吨水上起吊平台的帮助,一条长150米、直径0.8米的横跨一河两岸的焊接钢管,成功沉入到龙城街道鸬鹚村河床里。城西反虹涵吊装工程是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中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该工程的完成标志着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龙平渠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后,渠首供水到渠尾从原来的6天缩短到现在的1.5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25提高到0.55以上,灌溉用水保证率达到90%,农业取水量由原来的11665万立方米核减为4044立方米,节水效果显著,实现了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有效转变。同时,还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7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可增加粮食产量800多万公斤,扩大冬种面积3万亩,增加灌区综合经济效益近1.5亿元。

修建绿道│打造休闲娱乐好去处

  1957年龙平渠工程竣工后,县委成立了龙平渠管理处,下设管理所3个,并在沿渠段设有管理点14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年参与修建的水利工作者仅有小部分留在龙平渠管理处。

  “当时工资较低,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都选择到外地打工,只有小部分真正热爱水利事业的人留下来。”80多岁的吴集全,退休前是龙平渠管理处副主任。回忆起龙平渠的发展历程,他有感而发:“从龙平渠的规划设计开始,我就参与其中,从最初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工程师。工程建成后,我也坚决留在龙平渠管理处,从事技术指导工作,就这样干到了退休。”

  与吴集全一样,最早一批的水利工作者现在都已退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龙平渠,献给了龙门水利灌溉事业,为龙门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身上涌现出的“求真务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褪色,反而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它像一座不灭的灯塔,指引着世代水利工作者继往开来、奋勇向前。

  作为全县唯一一宗中型引水灌溉工程,时至今日,龙平渠依然在龙门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天堂山水库为主要水源,与沿渠的白沙河水库、黄沙水库等6座水库形成引中有蓄、引蓄结合的灌溉体系。

  据了解,龙门计划将龙平渠县城段30多公里河段充分利用起来,把沿线规划成休闲绿道。


作者:邬欣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