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百年奋斗路】1959 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2019-08-26 09:42:52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龙门素有“广东省产粮大县”“中国年桔之乡”之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对于当地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要想实现脱贫增收,还是离不开“黄土地”,离不开“大农业”。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龙门就有农民陆续进行开沟、改土。1959年,县政府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从此开启了龙门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篇章。

开始大规模进行基本农田建设

  龙门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当地的农民都知道,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老一辈人说,根据龙门的气候和地形情况,早期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地下水源,变旱田为水田;平整土地,提高水田标准;疏通排水渠道,旱涝保收。

  “县属农田多靠陂水灌溉”,新中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龙门的水利灌溉设施十分简陋,主要以小土坡、草木坡和竹筒天车等简易设施引水灌溉。据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农民就陆续开始兴建山塘水库,以治旱为重点,加强农业灌溉。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早期的农田基本建设效果并不佳。

  直到1959年,这种状况才逐渐得到改善。当年,县政府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以王坪(2005年撤销王坪镇改设龙田镇)、龙城、平陵、龙江等地为主,并结合修建村道公路38条、总长176.3 公里,从此开启了龙门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篇章。

  陈宇谦出生于上世纪 60年代,从事农业水利工作已有 30 多年,现为县农业农村局党支部书记。对于龙门的农田基本建设,他感受颇多。“小时候我就听父辈说,从1959年开始,我县就进行大规模基本农田建设,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到处都是战天斗地的火热场面!”

农田基本建设初显成效

  陈宇谦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初是龙门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阶段。那时候,县里很多乡镇都成立了青年突击队,突击队的成员要参加各自辖区内的生产建设工作,而他的哥哥便是其中一位。“我记得我哥哥那时候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开挖水渠、平整农田,将原来不规则的土地整理成便于耕作的长方形田块。”陈宇谦介绍说,上一代农民为现代农业机械化耕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正是因为他们的耕耘,才换来龙门今日的农业成果。

  据了解,为了改善水、土、肥流失的状况,县革命委员会于 1972 年作出“关于建设二十五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的决定”,从1973 年开始,掀起以挖沟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主要是开“三沟”( 环山沟、环田沟、排灌沟 )、排“五水”( 山洪水、黄泥水、冷泉水、铁锈水、内渍水 ),通过稻秆回田、养猪积肥、种植绿肥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提升粮食产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龙门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效。据1982年的土壤普查显示,全县亩产 80 斤以下的低产田面积为 9.59万亩,比 1958 年减少了6.21万亩。在水利灌溉方面,截至1987年,全县共建成蓄水工程130宗、引水工程447宗、机电排灌工程146宗、水轮泵站164宗。

建成 18 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新世纪开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作,着眼于保障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等,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其中,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重点攻坚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文辉介绍,龙门自2012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内容。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建成18万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涉及全县10个乡镇街道,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

  如今,行走在龙门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布局整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修到田边的水泥路、分列两侧的硬化沟渠和错落安置的分水闸……潘文辉感叹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农民和政府的心拉得更近了。”他表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有效改善了交通、排灌等农田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机应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邬欣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