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80后湘妹子回夫家带动村民种特色农产品

2018-03-21 09:20:27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古语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我县涌现了一批致富女能手,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并带领周边妇女群众共同创业。近日,记者在龙门县龙城街道三洞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这样一位创业女能手。

  她就是龙门的外来媳妇——刘林利。刘林利是湖南郴州人,10多年前,她跟随丈夫回到龙门创业,在丈夫幸务生的老家三洞村带领村民种梅菜和中药材,与村民们相处得和谐友好,村里人基本都认识她。

  80后湘妹子随夫回乡创业

  春天的三洞村,树木吐绿,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走在山路间,满目青翠,这正是湖南妹子刘林利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自己拥有一块地,能种种东西,收成还不错,而且能吃得健康,又生活得自在。

  在一座山脚下,有一块连片20亩的土地,地里种植着柑橘,橘树旁边套种了指天椒,红彤彤的指天椒映着翠绿的树,看着喜人。地里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水肥从管上慢慢流出滋润着每一棵作物。“这块地是准备用来种植巴戟天的,待这些指天椒收完就可以种下去了。”2015年,刘林利与丈夫商量后决定成立合作社种植牛大力、巴戟天等中药村,初期就有46户村民加入合作社,跟着刘林利一起种植中药材。

  三洞村向来以种植柑橘、芥菜、梅菜为主,批量种植中药材还是第一次。但刘林利一开始提出成立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就获得了家人和村民们的支持。这份信任和支持与刘林利此前带领村民一起创业种植梅菜、发展梅菜深加工所积累的良好信誉分不开。

  38岁的刘林利说话爽快,做事麻利,还能说一口正宗的龙门话。其实,她是湖南郴州人,丈夫幸务生是龙门三洞人。20多年前,她和丈夫在东莞打工时相识并结婚。2008年,刘林利和丈夫辞掉工作回到龙门开始创业。那时,丈夫在龙门开档口卖蜂蜜、炒米饼、芥菜干、梅菜等土特产,生意逐渐做到了河源、韶关等地。后来,刘林利也和丈夫一起经营农产品销售。

  免费赠种子带领村民种梅菜

  刘林利很拼,刚开始几年,她到处找销售渠道,每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那时,龙门不少地方有种植芥菜的传统。刘林利将芥菜干卖得红红火火,一年销售了20多吨。在朋友的介绍下,2011年,她和丈夫成立了华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植芥菜并从事芥菜加工。

  刘林利说,成立农业合作社,一方面是想自己把握货源;另一方面是想为村民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一个渠道。“只做销售的话,资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有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既能保障资源,也能整合资源。”

  然而,天不遂人愿,他们很快就遭遇到挫折,第一年就出师不利。当年,芥菜腌制品市场出现了亚硝酸盐超标风波,芥菜销售受到影响。刘林利收的芥菜也滞销了。当初成立合作社时,她就和社员签订了收购合同,尽管芥菜滞销,她依旧将社员的芥菜收购回来。芥菜收购回来没人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掉。“最后倒掉很多,损失了至少10万元。”说起那次经历,刘林利仍然心痛。

  穷则变,变则通。担心芥菜销售再次遭遇滑铁卢,刘林利开始想办法。她看到梅菜销量很好,便开始琢磨着让社员们改种梅菜。有了想法,她马上行动起来。

  刘林利都是从惠城区横沥镇矮陂拿货,认识那边的梅菜种植老板。“我们向他们咨询梅菜种植和腌制的各种知识,评估龙门种植梅菜是否可行。”刘林利说,他们发现种植梅菜亩产量比芥菜更高,而且田间管理更省事,于是决定在村里推广梅菜种植计划。

  2012年冬,刘林利和丈夫免费发放梅菜种子,又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发动三洞村村民种植梅菜,然后收购村民的梅菜加工成梅菜干来卖。

  种植梅菜的亩产量比芥菜高,种植梅菜的村民一亩收益达3000多元,但一亩芥菜的收益只有1000多元。在刘林利和丈夫的努力下,龙城、龙田、龙江等地的多个村庄都有村民跟着他们种植梅菜。目前,跟着刘林利所在的合作社一起种梅菜的村子达到4个,合作社社员已超过100户,种植面积发展到300多亩,合作社的梅菜销售业务也快速增长。

  刘林利说,村民种梅菜他们是上门收购的,种芥菜村民还要自己去找销路。这下,村民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都对刘林利夫妻俩十分信服。“我们回村时,村民们对我们说他今年要种多少亩的梅菜,让我们给他多少种子。”刘林利听到这些话语,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

  种植中药材发展新领域

  从事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过程中,刘林利与丈夫认识了不少同行业的朋友。大家平时也经常聚在一起互通行业信息及市场发展趋势。前几年,经某药材公司朋友介绍,刘林利与丈夫瞄准了中药材种植行业,通过多次的市场调查研究,发现中药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不错,就决定在三洞村发展中药材种植,调整村里的农业产业结构。

  “我们从2015年开始筹备这件事,外出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租地、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等。”刘林利说,“我们与社员一起种植中药材也是按照梅菜种植的模式走,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与社员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和销售。同时我们还与药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畅通销售渠道,所以社员们只管把药材种好就没有后顾之忧。”

  通过对三洞村地理环境和土质的研究,刘林利决定选取牛大力、巴戟天这两种中药材为主要种植品种。2016年春,刘林利先行种植了牛大力20多亩,合作社总种植面积300多亩。因为巴戟天属于阴生作物,刘林利便想着通过立体种植模式来发展巴戟天种植,如此既符合巴戟天的生活习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2016年春,刘林利与丈夫还种植了50多亩年桔脱毒苗,为下来种植巴戟天打好基础。

  2017年冬,刘林利和社员们种植的牛大力经过细心呵护终见成效。“牛大力种植两年后可收成,去年共收购了2万斤左右。但是一般种植5年时间为最佳,种植5年后的牛大力,单株最少可产药材3公斤以上,亩产可达2400公斤,而且牛大力的市场需求量高,售价不低。”刘林利说。

  据介绍,牛大力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根,为中国历代医学巨著收载,素有南方高丽参之称。牛大力以根入药,药性甘平,具有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之功效。自上世纪70年代起,被制药企业加工成壮腰健肾丸、活络止痛丸、抗风湿液等中成药在全国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广西、广东等民间普遍使用牛大力熬用靓汤药食两用,且汤味清香甘甜,回味悠久。

  不忘初心热心帮助困难群众

  “2015年种下的年桔现在也长大了不少,一个多月前我就组织人手整理土地开始种植巴戟天。3月中旬开始种植第一批巴戟天共25亩,计划在8月份种第二批。”刘林利说。据介绍,巴戟天要种植5年至7年才可收获,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属“四大南药”之一,主治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除了药用外,市民还有食用巴戟天煲汤、泡酒的习惯,是冬令滋补的佳品。

  “发展中药材除了要善学习、懂技术,关键还是要坚持,要看长期发展的势头和后劲。”谈到投身农产品行业,刘林利的体会是要看准目标,持之以恒。

  刘林利及其丈夫把一腔热血用在了梅菜和中药材发展事业上。在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过程中,刘林利及丈夫不忘初心,与合作社社员们一起热心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

  “之前我们村里有一位妇女是低保户,这名妇女患有疾病,且家里没有劳动力,生活相当困难,家里长期没有电用。后来我们在合作社通过众筹方式,筹集款项帮助她拉上电线解决用电问题。”刘林利说。

  2017年,刘林利还在县妇联组织的“巾帼牵手·温暖同行”慈善活动中踊跃捐款,热心回馈社会。“我们都是低头做农业的人,不能忘本。”刘林利表示,人与人相处是相互的,在创业时期村民们给予她的支持和信任让她感到温暖,所以,在困难群众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是她应尽的职责。


作者:沈知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