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奋斗百年路】1978年:全县各公社圩镇恢复圩期

2019-10-10 22:18:50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圩也叫“墟”,是民间对集市的通称。俗话说:“北有赶集,南有趁墟。”两广人把集市称趁墟,北方人称赶集。趁墟是在某个特定时期里的一种传统贸易方式,定期而集,即集市贸易。集市贸易作为中国内陆农业文明的一种古老遗俗,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粮油果蔬、针线衣物都不能轻易买到,家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提前规划,等到墟日再进行添置。

  记者从《龙门县志》获悉,龙门的集市贸易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圩期几度被限制或撤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县各公社圩镇才开始恢复圩期,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文化大革命”时集市贸易受限制
       在龙门县城,有一条有着450多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街——谷行街。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龙门县城谷行街和与之相连的高街、卖箩街、饼街、席街、木匠街等延续了当地自古形成的兴盛之势,成为龙门县城乃至全县最繁荣的商贸交易街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龙门县城范围不断扩大,县城很多老街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谷行街却仍然兴旺。

  据《龙门县志》记载,龙门的集市,三日一圩,圩期分别定为阳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附近各墟,互相错开,以利于商品交流,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龙城、路溪、沙迳、铁岗圩期是新历三、六、九,平陵、龙华、永汉、地派圩期是新历一、四、七,龙江、麻榨、蓝田、左潭圩期是新历二、五、八。”对于全县各乡镇的圩期,今年83岁的余金绍老人仍记得一清二楚。

  余金绍退休前是龙城工商所所长,从1974年开始就供职于工商管理岗位,直至退休,是一名“老工商”,对龙门特别是县城的集市贸易情况如数家珍。“龙门圩日最旺的是县城,而县城圩日最旺的就是谷行街。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一到圩日,谷行街及其周边几条老街人山人海。”余金绍说。

 “不过,龙门的圩期并不是一直都有。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圩日被认为影响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就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由,限制农民发展家庭副业,取消了集市贸易。”余金绍说,那段时期实行计划经济,私营商业全部被砍光,物资紧缺,商品全部凭票供应。

  余金绍所说情况在《龙门县志》得到印证。据《龙门县志》记载,1966年至197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而受到约束。一些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视为“管、卡、压”被废除。限制农民进城赶集经商,不准农民上市出卖或贩运农副产品,撤销传统圩日,一度把传统的三日交叉圩期,一律死定为五日圩、十日圩,市场萧条冷落。
       1978年恢复全县各公社圩镇圩期
       由于经济上的统购统销政策和体制上人民公社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市贸易受到极大冲击而趋于凋敝。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一系列发展集市贸易的政策出台和农民经济自主权的获得,集市贸易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重新回归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龙门县志》记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清除市场管理工作中“左”的思想,市场管理逐步放开。根据国家对统一市场的监督管理,贯彻执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方针,取缔违章活动,但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扶持第三产业,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加速商品流通,上市品种从过去50多种增至200多种。

  1978年6月1日,全县各公社圩镇恢复圩期。在此阶段,工商部门也对个体工商户陆续登记发证,市场上国营、集体、个体经营模式并存,城乡经济活跃。经过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龙门县开始了全面振兴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龙门县城乡深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社会主义济的发展。《龙门县志》记载的一组数据更为直观地展现了龙门县城乡经济发展的变化: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0966万元,与1978年4337万元比,增加1.53倍,与1952年650万元比,增加15.9倍;1987年,农村总收入1.913亿元(当年价),比1978年增加3.28倍;纯分配金额1.039亿元,增加2.8倍;人均收入437元,增加3.3倍;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844万元,比1978年增加1.03倍;城乡人民储蓄余额6636万元,比1978年增加17.13倍。

  “改革开放后市场开始活跃,谷行街是全县趁墟活动最旺、商品类别最为丰富的一个墟街。最旺的时候,谷行街及周边街道人山人海。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县领导开摩托车从谷行街街口到县政府上班的这一段路程,用了20多分钟。后来,为了分散人流,县政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太平市场、东门市场、中心市场等市场。”余金绍说。

  龙城墟吸引外地人来趁墟
      据介绍,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至八十年代,龙门县城谷行街和与之相连的高街、卖箩街、饼街、席街、木匠街等延续了当地自古形成的兴盛之势,成为龙门县城最繁荣的商贸交易街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龙门县城范围不断扩大,县城很多老街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谷行街却仍然兴旺。

  余金绍说,每逢新历三、六、九圩日,农民们就会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如鸡、鸭、鹅、大米、蔬菜、果品、柴草以及竹箩、筛子等各种手工制品运到谷行街出售,并在市场购回生活所需的布匹、煤油、糖、盐以及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当时连新丰、公庄的人都会到谷行街来趁墟。有的人会从公庄墟买回小猪苗饲养一段时间再出售,也有公庄人会趁圩日挑着猪肉到谷行街来卖,很热闹。”余金绍回忆道。

  “谷行街以前是各地商旅的主要通道,前往地派、蓝田等地的人都会途经此地,来买卖东西的人也很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物资丰富了,谷行街愈加兴旺,沿街人口也多了起来。”老街坊江大叔对记者说。

  余金绍说,谷行街这个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开始的时候,每逢圩日,农村很多人都把稻谷摆放在这条街上卖。慢慢地,这条街便被约定俗成地叫作了谷行街。随着谷行街的人气越来越旺,到街道摆卖的人多了起来,每种物品一般都集中在一起摆卖,于是附近便形成了卖箩街、饼街、席街、木匠街等街道。这些街道的名字大多与其售卖的物品相关。

  如今,谷行街上专做谷物生意的店铺已经不多,除了杂货店之外,还有人们日常所需的理发店、早餐店、五金店等。很多来摆卖的村民仍有赶圩的习惯,有些生活中较少使用的东西在圩日才会见到,如箕粉、茶籽油等。“一般我们只在圩日才到谷行街售卖。”圩日在谷行街卖箕粉的村民朱大婶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不再把趁墟当作一个重要日子,在圩日当天进行买卖交易的意识已经淡化了不少,出现了趁墟习俗逐渐落幕乃至消失的迹象。承载着几代人集体回忆的趁墟,或将渐行渐远。


作者:沈知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