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台湾青年龙门种“树葡萄”获批供应全国两会

2019-03-29 22:25:24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当大家都在种葡萄的时候,我们种的‘葡萄’却不一样。”2019年3月27日,台商黄钲评在果园中向记者介绍了他在水果种植行业中一直寻求的差异性。“我们种的是神奇‘树葡萄’。”据黄钲评介绍,今年是他深耕龙门的第7个年头,刚从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回到果园的他,比之前更忙了。“很多客户都打电话来问我树葡萄成熟了没有,一订就是好几十斤,还有客户问我卖不卖树苗。最近的电话都快要被打爆了,每天要来果园参观的客户也比较多。”接过父辈的棒子,80后台湾创业青年黄钲评渐渐让“树葡萄”这颗黑溜溜的果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据了解,“树葡萄”学名嘉宝果,是一种常绿灌木,属于桃金娘科,因其形似葡萄,又被称为“树葡萄”。其果实富含维他命C、B1、钙、磷、铁、核黄素、色氨基酸等15种以上营养成份,经常食用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美容养颜。“它味道独特,味似香芭乐、山竹、凤梨、释迦等多种口味,吃一口嘉宝果,就能同时体验多种不同的口味。”黄钲评用一口台湾腔普通话向记者介绍着果子的神奇之处。

  良好生态吸引台湾同胞引种嘉宝果

  “我与果树都来自台湾,如今扎根于龙门,就是因为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无法自拔!”黄钲评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他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他父辈就看上了龙门这片热土,看中了当地肥沃的水土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将嘉宝果引种到龙门。从最初种植在白沙河水库周边的一座山头到如今发展至龙田和永汉等地的果园基地,“树葡萄”扎根龙门至今已有17年。

  沿着乡道拐入龙田镇邬村村一处羊肠小道,记者跟随着黄钲评前往嘉宝果种植基地。路边荒无人烟,净是野草丘陵,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也能孕育出市场零售价为150元一斤的“土豪水果”。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果树下,只见一颗颗圆滚滚的果实结在树干上,有青翠欲滴的,有绿里透红的,还有紫得发黑的,长相十分喜人。“嘉宝果树姿优美,全年枝叶浓绿茂盛,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结果。而最特别的是同一枝干能同时呈现出开花、结果、成熟这3个动作。”黄钲评一边在树上挑了一颗最黑的果实摘下邀记者品尝,一边介绍道。

  记者接过成熟的嘉宝果,触感与一般葡萄相似,但外形更圆。品尝过后发现,其水分充足,味道酸甜、柔软多汁,吃起来有点像山竹的味道,但也有葡萄的香气。黄钲评告诉记者,品尝嘉宝果正确方法是:先咬开果皮,先吃果肉、种子,再吃果皮,这样可以体验从甜到回甘的味蕾变化,虽然果皮有轻微苦涩,但营养最为丰富。

  拟扩大种植面积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 

  当被问起从台湾引进这类果树需要什么种植条件时,黄钲评说,嘉宝果喜湿好热,原产地是南美洲,它适合在雨量充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所以他的种植基地基本会选择地形平整、水源充足、温差较小的地域。“像我父辈2002年来龙门种植嘉宝果,一直到近年来才有一定的产量,果树越老果子越多。”据介绍,嘉宝果种植门槛较高,至少要生长7年才能结果,育以发酵过的猪粪等有机肥料,前期的投入成本高、周期长,收益期慢。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此嘉宝果在市场上的零售价为150元一斤,甚至有电商平台买到268元一斤,是水果中名副其实的贵族。

  “其实嘉宝果一年四季都结果,成熟旺盛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针对市场供求,我们对外只做两季供果。一棵拥有十多年树龄的果树,每季产果仅有5至6斤。”黄钲评告诉记者,嘉宝果成熟后天敌是小鸟,果实极易变质,成熟了就要采摘,摘下后要赶紧卖出去,一般保质期在3天左右。“目前销售渠道是全国电商平台,只要顺丰快递能到达的地方,人们就能吃到我们在龙门种植的嘉宝果。”

  更让黄钲评喜出望外的是,他与当地酒厂研发酿制的嘉宝果酒,在县城某饭店供应期间得到了广大顾客的热烈反响。“龙门的酿酒历史悠久,我就想到用当地现有的酒厂资源结合我从台湾带过来的酿果酒技术酿制嘉宝果酒,没想到效果那么好。”他心潮澎湃地分享着创业途中带来的成就感。

  “嘉宝果除生吃、酿酒外,也可以做成蜜饯、果酱、果汁和饼干等延伸食品,这个工艺在台湾已经很成熟。我一直在努力扩大嘉宝果在龙门的种植面积,等果树有一定的产能,就计划往深加工这一块发展,把台湾的技术引进到当地的加工厂来,一起合作共赢,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在黄钲评看来,扩大种植面积保证嘉宝果产量、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优化果树销售盆栽树苗、根据乡村特色开放一个基地发展采摘旅游项目是他的目标。

  据县水果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产自龙门的嘉宝果已获批为全国两会的鲜果供应之一。黄钲评表示,很荣幸能成为供应的,让国家领导品尝到产于龙门好山好水的优质农产品。“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是黄钲评发展嘉宝果种植产业的方向,下来将与有关单位对接,引入大棚种植等农业技术,力争把嘉宝果打造成龙门的特色水果。


作者:梁婉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