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龙门左潭村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奏”

2020-07-25 16:17:12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左潭村是龙潭镇的一个“镇中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约2000人。该村同时也是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呢?贫困户的生活有没有改善呢?

  帮扶对象年收入稳定增加

  走进村民茹海添家的院子,一股酒香扑鼻而来。茹海添,一位老实勤劳的农村大叔,但肩上沉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了帮补家用,茹海添在务农的同时身兼数职,既是酿酒师傅,也是护林员,还是家禽的“总司令”。为何压在茹海添身上的担子那么重呢?原来,他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在9岁时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每月输血和吃药要花费3000多元,多年求医让这个家负债累累。十多年来,他咬牙坚持,不放弃。这个饱经沧桑的汉子受尽生活的苦难不曾掉眼泪,却在谈到党委政府对他的帮助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帮扶单位和村干部多次上门走访,想方设法帮茹海添解决困难,先是申报特定门诊,把医药费从原来的3000元减到1000元,然后资助他儿子读书的学费,帮他发展养殖业,又为他在村里找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如今他的大女儿找到了工作,儿子顺利考上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军人。儿子从部队寄回来的荣誉证书,让一家人都开心不已。现在,虽然茹海添依然身兼数职,但是说起现在的生活,他满怀感激之情。

  像茹海添一样,左潭村的其他帮扶对象的年收入也在种养扶贫、劳务转移、救助扶贫等措施推动下稳定增加。他们逐步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在当地竹签厂打工的茹育新是左潭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说起以前的生活,她一脸的辛酸。

  “儿子十几岁的时候就有糖尿病,当时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没钱,也不知道怎么办。每个月都要去医院看病,又没有能治愈的药吃,糖尿病要打胰岛素,生活都没了头绪,整个人都要崩溃了。那个时候丈夫还在医院住院,精神有问题……那时候的生活很难熬。现在,女儿出去工作了,能够帮补家里、照顾家人,我就在家照顾丈夫。后来村干部把我们列入低保户,加上帮扶单位的帮助,这几年的生活比较好了。”茹育新说。

  温锦荣以前也是左潭村的贫困户,因为有做泥水的手艺,现在也过上了好日子。

  “被帮扶之前,孩子小,妻子又一身的病要吃药。后来市水利局来扶贫,当时我儿子读高三准备考大学,他们支持了3年的学费。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我只做泥水活的话能解决伙食,儿子毕业在外打工,有8000多元工资,家里生活好了起来。耕田给肥料,养殖给鸡苗,帮扶单位和村委真的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十倍都不止!”温锦荣心怀感激。

  村集体收入从1.8万元到10万元

  左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茹达朋告诉记者,经过党的扶贫政策和市水利局的帮扶,41户贫困户现在全部已经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八有”,全部脱贫出列。2005年村集体收入是1500元,现在村集体收入达到十万元,以厂房出租为主;村道路硬底化达到99%,路灯覆盖达到100%,水利方面都搞得很好,污水处理达到80%-90%以上。市水利局派了年轻的第一书记驻村。五年来,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在这里扶贫,到每家每户去。不止是村民认识他,连村民家里的狗都认识他了。茹达朋非常感谢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支持。

  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就必须是奋斗的“大合奏”,而非“独角戏”。左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巧龙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密联动村“两委”干部,通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41户贫困户全覆盖,激活从上至下一盘棋。

  “我从2016年被单位派驻到龙潭镇左潭村挂点帮扶。通过这几年的帮扶,我们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更强,脱贫的指标也在不断地完善。2016年至2018年,我们在教育帮扶方面共投入了将近10万元。在我来之前,村集体收入是1.8万元,现在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我们尽量为村里留下更好的资源,给脱贫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通过近五年的帮扶,我们市水利局上下一心,通过局机关、局组党委和干部职工,捐助筹集资金,总共帮扶资金达到300万元。现在一二期的厂房,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6万元收入,第三期预计投入的资金将近40多万元,每年为村集体收入再增加3-4万元。我们帮扶单位会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向15万元冲刺。2018年开始,我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来实施基础建设。例如村道的美化绿化亮化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为群众打造集休闲、娱乐、党建于一体的场所,大大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李巧龙表示,下来,将举全村之力,结合党员、驻村工作组,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把左潭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宜游宜业。

  “五年来,在龙潭驻村工作收获很多,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都提升了不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李巧龙说。

  通过党建促扶贫及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左潭村村民思想不断进步,文化氛围越来越好。当地原有的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成功摘除贫困帽。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各自人生的精彩和幸福,左潭村也走在了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上。


作者:罗谷,刘铤,刘智枫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