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龙门:回乡创业强不强 且看地派潘记祥

2020-05-13 17:14:45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2020年5月13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伴随着阵阵清脆的鸟虫蝉鸣声,记者来到距离县城25公里的地派镇古洞村。这里四面环山、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潘记祥带领村民转变观念盘活山地种植茶叶、创办茶叶合作社,希望通过结合古洞村优越的自然条件,种出优质的茶叶,打造响亮茶叶名牌,提升龙门县茶产业知名度;同时,致力于研究毛茶种植,助推龙门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茶叶罐”,助力龙门县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

  青年回乡参选,从此扎根农村

  地派镇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记祥今年35岁,是土生土长的地派镇古洞村人,主要在县城从事牙签与竹工艺产品生产生意。因心系家乡,2017年,他回村参加村级换届选举,并成功当选古洞村村委会主任,从此扎根农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回到村里后,潘记祥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简单。虽然家乡环境优美,却没有产业,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真正留守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一辈的村民。潘记祥心里很着急。他希望能把家乡建设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回乡发展。但是,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更好地发展“大山经济”,这个问题一度苦苦困扰着他。

  由于自身喜欢喝茶,且茶叶价值高,于是潘记祥便想:不如在村里种植茶叶。村里山好、水好,可以大大提升茶叶的品质,而且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村里发展茶产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说干就干。2017年底,潘记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村中几个要好的兄弟,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于是,潘记祥马上行动起来,多方了解外地茶园的经营方式,带领村民多次到清远市英德县等外地茶园考察调研,寻找适合古洞村种植且价值高的茶叶品种。经过多次的考察和研究,潘记祥决定引进“鸿雁”茶叶,并成立合作社,与村中志同道合的村民共同致力发展茶产业。

  成立合作社,发动村民种植茶叶

  2018年初,潘记祥与村中5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共同创建龙门县潘嘉圆茶业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茶叶种植和加工,面积约200多亩。合作社成立后,潘记祥与合作社成员在村里的山地搞起了茶叶育苗基地,首次育苗50万株,除用于合作社自身种植外,还出售给其他茶农。

  “我们村里大部分人都姓潘,想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因此把合作社起名为‘潘家园’,但因故无法注册,便改为‘潘嘉圆’。”可以说,合作社的名字记载着潘记祥美好的期盼。

  据介绍,该茶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对有意向加入茶叶种植行列的村民,合作社提供种苗,培训种植方法,统一收购茶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经济困难的村民,该合作社还免费提供种苗,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截至目前,已送出2万多株茶苗。近两年,在该合作社的带领下,已有10多户村民加入茶叶种植,面积达100多亩。

  “今年年初茶叶已有收成,首次采摘了300多斤干茶,每斤卖500元,到年底可第二次采摘。”经营茶园两年多,投入200多万元,潘记祥的合作社终于迎来了收益。

  潘记祥表示,潘嘉圆茶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茶叶完全按照有机茶叶的种植方式来管理,不使用化肥农药,采取人工除草和采摘,成本虽高却能保证茶叶品质,种出来的茶叶特别甘甜清香。

  研究毛茶,期望做强做大毛茶产业

  除引进“鸿雁”茶叶品种外,潘记祥对龙门本地毛茶也颇有兴趣。在合作社成立后,潘记祥通常与村民们聊的不是村里的大小事就是茶叶的种植。2018年,他偶然得知在村里的大山深处有一片野生毛茶树,而且树龄还很大。为此,潘记祥与合作社成员多次深入大山寻找野生毛茶的踪影。由于山路远且不好走,每次上山,他们都会备上干粮和水,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探寻,潘记祥终于在大山深处发现大量毛茶古树群,有1000多株野生毛茶树,于是便把该毛茶树林承包起来好好管理和保护,以免让毛茶树遭受破坏。

  发现野生毛茶树后,潘记祥并没有停止对毛茶的研究。在省茶科所的帮助下,他尝试将毛茶与“鸿雁”茶进行嫁接,以此培育毛茶种苗。“毛茶嫁接后成活率达九成多,目前尚在培育阶段,待培育成功后计划在全县推广种植。”潘记祥告诉记者,毛茶是一种珍稀茶叶资源,效益也高,是代表龙门品牌的茶叶。

  “毛茶价值高,具有特殊的饮用药理功能,不含咖啡碱,无论何时饮用,都不会影响睡眠。”对于毛茶的价值,潘记祥如数家珍。他认为,毛茶代表着龙门,是目前龙门驰名的茶叶品牌,但目前规模小,希望通过毛茶研究,打造高品质毛茶,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毛茶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将毛茶产业做强做大。

  依托良好生态,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

  “合作社目前规模比较小,还没有达到我的理想规模。”潘记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村民回乡加入茶叶种植行业,把茶叶种植做成产业,打造高质量茶叶品质,做出品牌,打出古洞村的知名度。为此,他计划利用古洞村良好的生态条件,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茶叶种植与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除了致力于发展茶叶种植产业,对于村委会事务的管理,潘记祥同样兢兢业业。近年来,在潘记祥及村委会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古洞村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也吸引广大外地游客前来游玩。

  说起种茶,不得不提起古洞村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徐灶安,一位令人敬佩的龙门老茶农。今年96岁的徐灶安是古洞村江湾村小组的村民,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种植,平日靠种茶打发时间,也靠种茶、炒茶富余生活。

  “我种茶有20多年了,以前种得比较多,现在没有精力打理,大部分茶园都转出去了,剩下不到一亩。”徐灶安老人告诉记者,村里环境优美,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广州、东莞等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他的茶叶大多是卖给游客,而且很多都是回头客,每斤茶叶可卖到150元至200元,一年有几千元收入。由此可见,古洞村一直以来都有种茶的传统,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非常适合种茶。

  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如此热爱茶叶,二十多年如一日地种茶炒茶,令人肃然起敬。近年来,龙门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目标,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茶叶罐”。相信通过更多像潘记祥、徐灶安一样爱茶懂茶之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目标。


作者:黄杰香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