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志道龙门】龙门碉楼:古作防御工事 今为历史文化建筑史料

2021-06-19 10:00:57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碉楼,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建筑代表之一。在广府文化占主导、客家文化为辅的龙门县,现存的碉楼主要有两种,一是客家围屋角楼,二是明清时期碉楼,其中以清代碉楼居多。

  先说客家围屋角楼,这虽然在平陵、龙江等以客家文化为主导的地区常见,但存量不多,且大多已被破坏。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陵山下四角楼、龙江罗洞两角楼和四角楼,为研究当地清代客家传统居住和建筑文化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另外一种形式,前有角楼后有望楼,比如永汉鹤湖围,建筑立面前方是两个“镬耳”角楼,中轴线上、祠堂后面有望楼。又如,龙华蓝滘悦昌围,前方两个角楼,马蹄形围屋中轴线后端,也设有一个望楼。平陵白花塘的双马蹄形客家围屋比肩而立。这在惠州是独一无二的,在广东也罕见。

  再来说明清时期碉楼,这算得上龙门乡土建筑的一个典范,如鹤立鸡群般矗立于广东大地。龙门现存的明清碉楼,主要有永汉马图岗铁汉楼(明代中期)、永汉合口碉楼(清代)、龙华功武五宅碉楼(清康熙年间)、龙华上新围碉楼(清代)、龙城花围焕文楼(清嘉庆年间)、麻榨南滩碉楼(清嘉庆年间)、地派渡头见龙围碉楼(清咸丰七年)、龙田镇田尾村埔龙碉楼(清代)、龙田镇西埔村西埔碉楼(清代)。

  龙门的这批楼房式古碉楼年代较为久远,以清代初中期的为主,建筑材料为青砖和花岗岩,为楼房式建筑,矗立于村旁或村后民居群的倚靠之位,体型巨大,风格古朴。它们有些有自己的名字,如马图岗铁汉楼、花围焕文楼,寄托了建碉楼者的情趣,更多的是以村名或地方名为碉楼的名字。它们无异于沧海遗珠,为广府建筑的特异表现,为世人提供了碉楼西化前的一个样本,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客家围屋角楼的碉楼形式。并且,它们的建筑格调和文化内涵,另有一番历史价值。

  龙门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碉楼,出现在明代中叶的马图岗铁汉楼,至今有五百余年历史。最出名的碉楼则要数龙华功武村五宅碉楼。它占地面积二百八十多平方米,是一座四层的碉楼,建于清康熙年间,青砖砌墙,红泥黏合,石灰填缝,外观方方正正,每层每室只开极小的洞口作为窗户,被封得严严实实,三百多年来屹立不倒。

  雕楼是冷兵器时代的特色产物,以完善的防御体系而著称。龙门碉楼的首要功能是防御外敌外侵,马图岗铁汉楼、功武村五宅碉楼、花围村焕文楼、南滩碉楼、渡头见龙围碉楼等,概莫能外。它们以宽大的体型,保护着族人的生命财产。龙门碉楼,又是家族荣耀的集大成者。完成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在施工条件不比今天的古时,通常是几代人的接力赛。村落的开基者以及后代,出于家族使命,举全村之力营造碉楼。从建成之日起,这大楼便荣耀乡里,成为一村的精神地标。

  新中国成立后,碉楼依旧为村民服务过一段时间,比如,永汉合口碉楼变成了仓库,麻榨南滩碉楼成为戏剧团活动场所,有些碉楼还成为学校。在一乡最雄伟的建筑中活动,凛凛威风从每一个乡民的心中泛起。然而,龙门碉楼经年累月早已质变,碉楼内外的生活场景早已变样。

  马图岗铁汉楼

  据清咸丰元年(1851)版《龙门县志》记载,马图岗人、明正统年间岁贡刘宗信建铁汉楼于马图岗,明代大儒陈白沙《秋夜楚云台小集赠刘宗信及其从子浩诗》云:一曲一杯欢此游,白云高卧楚山秋;月明我记南安梦,醉倒君家铁汉楼。铁汉楼由此声名远播。

  据相关资料显示,铁汉楼一名,有个深刻的背景。马图岗始祖为刘仲明,为北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是刘元城三世孙。刘元城(1048—1125),名安世,字器之,北宋后期名臣,以直谏闻名,被时人称之为“殿上虎”,被苏东坡称为“真铁汉”。刘元城曾经被贬谪梅州,在梅州期间,创办书院,聚士讲学,开发梅州文化教育成绩显著,为梅州人文开创者,受到世人尊重,入列旧《广东通志》中“广东古八贤”之一。明崇祯十一年(1638),梅县倡建梅城北门楼时,雕刘元城像于城楼,为后人供祀纪念,曰“铁汉楼”。由于城市发展,该楼于1932年被拆去,梅城西门大街被命名为“元城路”,保留至今。这样看来,马图岗铁汉楼的建设年代比梅州古城铁汉楼的还要早。

  铁汉楼低层外墙为花岗岩材料,上垒青砖,楼高四五层,为碉楼式建筑,形如正方体,固若金汤。最近几十年,铁汉楼楼顶坍塌,楼内木结构也丢失,唯外墙雄风犹在。

   功武五宅碉楼

  龙华功武五宅围是由功武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明代秀才廖云谷开基。村民说,清顺治十八年(1661),廖云谷后裔廖观考取进士,将五宅围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后修筑碉楼——五宅古堡。五宅碉楼历尽沧桑,仍不失大家风范。碉楼两侧为镬耳状封火山墙,大门用约两层楼高的红砂岩条石筑成。青砖砌墙到顶,整个古堡方方正正,每一层空间都被分割为多个小房室,没有大窗户,每层楼只有数个由红砂岩石条构成的小洞口作为采光的小窗眼,严实牢固。

  功武十三村,村村有碉楼。五宅碉楼是功武“硕果仅存”的碉楼,可登高望远,功武古村落恢弘气派铺陈在眼前。

  花围焕文楼

  焕文楼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花围村一片苍翠的竹林中,高20多米,楼内四层。据花围村邓氏九世祖邓贵华墓碑记载,邓贵华于清嘉庆年间考取功名,官至按察司。焕文楼由邓贵华父亲邓良宝和邓贵华两代人建造,取名为“焕文楼”,意为崇尚、发扬读书传统。

  该楼的外观及内部格局均完好无损,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是龙门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碉楼,它坐东北向西南,砖、石、木结构,平面呈“器”字形,通面阔14.8米,通进深12.74米,占地面积约195平方米,高四层,屋面阴阳瓦,镬耳封火山墙,屋顶设女儿墙,女儿墙有枪眼,屋顶线脚檐口四十五度青砖出挑。碉楼仅设一门,麻石门框趟栊加木板门,门楣上有石匾,阴刻“焕文楼”三字,碉楼内部设一厅四房一楼梯口。每层地面原均为阶砖铺地,一层较特别的是楼梯口设两门,但仅一门可通向楼上。二屋以上外墙设枪口,四层设红砂岩窗口,五层屋面铺设阶砖,可行人。

  南滩碉楼

  南滩碉楼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砖木结构,楼高五层,外形保存完整,用青砖砌成的墙壁上布满了一排排品字形小孔和枪眼;碉楼底层的石基由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砌成;碉楼入门后有一口已被封上口的古井,一至四层结构相同,楼内中间是走道,每侧各有五间房子,分作为卧室和小厅,地板、走廊、楼梯大多为木质结构;而第五层则用砖墙隔出了三个相通的大厅,地面铺上了石地板,墙壁上有残留的彩绘壁画。

  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异常壮观和秀气,吸引着不少外来游客,甚至是外国游客来参观。碉楼内最古老的物件,当数放在二楼走廊边上的一块圣旨牌匾。这块已腐朽得能窥见木纹的御赐牌匾,刻有“奉天勅X”等内容,已经缺失了载有年代落款的一块。从牌匾上的阳刻木字可知,这是清代时村人何秩宗捐职营千总后,朝廷封其祖父何干朝、父亲何达仁为武略骑尉,赠祖母廖氏、母亲王氏为安人。不过,何秩宗本人有何功绩无史料可稽。

  见龙围碉楼

  地派渡头见龙围是晚清举人、两广学务处查学员刘士骥的故居,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落成于道光六年(1826),为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碉楼则始建于咸丰三年(1853),落成于咸丰七年(1857)。见龙围与碉楼的始建者均是刘士骥的祖父刘渭中。

  见龙围碉楼平面呈“器”字形,远观如欧洲中世纪时的城堡,有着几乎完美的防御系统,四面共有二百四十二个射击孔,不留任何一个射击死角给敌人躲藏。

  见龙围碉楼面阔17.67米,进深16.68米,占地面积约295平方米,楼内有水井、粮仓、伙房,每一层都区分出用于居住的房间和用于聚会商议的议事厅。

  除了完美的防御体系,见龙围碉楼也有不少宜居的优良设计,比如窗户的大小,东面比其他三面要宽敞一些,这是为了采光更多,从而达到照明、干燥的目的;又比如楼里还有天井,是为了能让一楼的大件物资能用吊索迅速吊到顶楼,省却了走楼梯之烦;还有楼顶端竖有两根避雷针,碉楼一百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雷击。这些无不显示了碉楼建筑师的匠心独运和高瞻远瞩。据村民回忆,清末,有流寇洗劫龙门,但却对见龙围碉楼久攻不破,只好铩羽而归。


作者: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