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志道龙门】龙门古塔:地方标志性景观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1-05-26 09:08:29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明清时期,龙门建塔之风与全国同步,涌现出水西塔、功武塔、峡口塔等风水塔,同时涌现水坑文明阁、官田凌云阁等文笔塔。它们卓尔不群,成为一地标志性景观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龙城水西塔:“未到龙城先见塔”

   有资料可查的龙门古塔,最早出现在明代。这与当时全国的修塔之风分不开。建塔,被人们视为“地脉兴”“人文焕”之事,极受重视。

   明代,风水之说盛行,建塔成为勘山理水、补地势、镇水患、引瑞气的重要手段。人们认为,建塔或补山脉气势之不足,或镇河水奔泻之凶险,还能借此祈祷水土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广东现存的古塔中,风水塔占大多数,其中尤以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最多。

   龙门人最熟悉的水西塔,位于龙城西林河畔、芬塔山山巅,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该塔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由知县张述龄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创建,六年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七级浮屠”水西塔在知县邓汝楫手里建成。

   增江上游西林河从龙门县城北面而来,自西向东绕城而过,然后再折向东南方向。水西塔位于西林河自西向东南的转折处,镇住风水,仿佛是龙门县城的华表,成为龙门县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素有“未到龙城先见塔”之誉。

    水西塔建成后,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登塔吟诗,抒发情怀。明启辛酉年(1621)拔贡、龙门人徐宇涵登塔极目,县城秀丽风光尽收眼底,随后赋诗一首:“直上浮图百尺巅,飘飘如在九重天。望穷沧海一杯水,目极罗浮半点烟。四面风云欣入抱,八方星斗俨齐肩。也知攀桂无难事,伸手依稀到月边。”

   1970年秋,龙城公社发动民工拆除水西塔,得砖十余万块,用于建筑公社农机厂围墙和公社会场。据相关资料记载,民工拆毁水西塔时,发现塔基埋藏有黄金一块、珍珠一颗、铜镜一面、宝剑两把以及明代以前的古铜钱一批。

   为恢复文物、开辟旅游和市民休闲景点,1982年6月1日,龙门县委、县政府在芬塔山上举行重建水西塔奠基仪式,后因经费问题未解决而停工,到1992年7月,才正式在该塔遗址上复原兴建。

  复原后的水西塔平面为八角形,采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外观七级,塔内连暗层共十三层,总高即地面至铜针高度为43.71米,塔体呈朱白色相间。塔首层东面开一塔门,两层以上东西南北面各置一拱门,其余各面都是些假门。楼梯与其他古塔的相似,都是从首层塔门右壁中间穿壁而上,每面塔檐上、下以狗牙砖叠涩出挑,中间置黄琉璃瓦、瓦当、滴水。檐角向上微微翘起成尖状,檐角下悬共吊五十六个铜铃。白天,水西塔巍峨壮丽,晚上,塔身灯光闪亮,犹如“灯塔”。

   四百多年后,水西塔继续庇佑龙门这块风水宝地。

   水坑文明阁:“学效日隆,斯文林立”

   明清两代,广东重教育、重科举,各地纷纷建立文昌塔、魁星塔,倡导教育,振兴乡间文风。龙门境内,文笔塔者,以龙华水坑(旧称蓼溪龙江围)文明阁尤为著名。

   清初,蓼溪龙江围、绳武围绅士倡建文昌祠,后为三层文明阁(即文笔塔),乾隆嘉庆年间相继修葺,道光九年重修。

   这是前祠与后塔的道教寺庙,文昌祠内现存有清嘉庆甲戌年(1814)重修文明阁和捐银芳名录。碑文写道:“文阁者,一乡之文笔锋也。因阁而建庙宇、房屋其下,所以为斯文乐育之所也。立文帝于阁上,文星高显也。立洪圣王于庙中,以镇抚一乡,使民无夭札,物无瘀蠡。我乡文阁,宿学位庭公所扦,建于乾隆初年。阁成人文蔚起,厓峰公即登贤书,继此学效日隆,斯文林立,一时称极盛焉。”

   碑文提到的“厓峰公”,为绳武围人李隶中,清乾隆十七年(1752)中举,这是绳武李氏第一个举人,在山东多地任知县、州判等职。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龙江围也出现第一个举人李铨,在宝宁河西等地任知县。风水之说,玄乎,难下定论,但事实证明,此文笔塔建立后,蓼溪李氏在清代的人文兴起,在科举之途屡有斩获。

   今天,水坑文笔塔成为龙门县现存的较为罕见的古塔,保留了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风格。塔为三层楼阁式砖塔,高18.5米,呈平面六角形,塔门额阴刻篆体“文明阁”三字,塔内有木制楼梯和扶手,二三层有窗,可供登塔者眺望,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官田凌云阁:“一支笔点化文星”

   在永汉官田王屋,也有一座清代文笔塔——凌云阁,虽然近年经过重修后与原貌有所误差,但还保留着丰富的祭祀内容,让人窥见人文与风俗之醇美。

   在清代,官田王屋王氏兴建凌云阁。凌云阁坐西南向东北,采用砖石、木结构,高约13米,一共三层,每层正面有匾额,自上而下分别刻着“钟奇毓秀”(篆体阴刻)、“经纬乾坤”(篆体阴刻)和“凌云阁”(楷体阳刻),塔平面呈正方形,基台以花岗岩条石铺砌,塔顶为四角攒尖顶,瓦顶之上置葫芦状塔刹。

    龙门大地的文笔塔,绝大多数已经消失,或者只剩下空壳,而官田王屋凌云阁依然“活着”,香火不断。官田凌云阁首层供奉土地神,二层供奉文武两帝,三层供奉凌云阁的主角魁斗星君。在民间信仰中,魁斗星君是文昌星君另外一个主宰文远的“神”。在官田凌云阁魁斗星君塑像后壁,有一幅“魁星报喜”画,壁画有些斑驳,画着执笔的魁星和一只翩翩起舞的喜鹊。壁画两边,张贴对联——“半只脚踢开云雾,一支笔点化文星”。

   有凌云阁坐镇,官田王氏读书人,在科举时代,也有不俗的成绩,文人武将辈出。

   1968年,凌云阁塔内的木楼梯、木楼板被拆毁,而在1990年,该阁还被雷击中,墙体出现较长的裂痕。2005年9月20日,凌云阁重修后开放,当时定下塔内供奉诸神的开光时间是子时,不料重新对外开放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永汉多个村落的大批年轻学子前来上香。

   科举早已没落,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官田凌云阁还是顽强地承载下来。


作者: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