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龙门县库 > 新闻报道

【志道龙门】龙门县域变迁与沿革

2021-02-10 08:49:58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明弘治九年(1496),龙门设县,拉开了正史。五百二十多年来,龙门县名未更改,县治未变。龙门所隶属的“上司”变更数次,也曾有过“割地”争议历史,但县域基本未变,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氛围。

  正所谓龙门分得昆仑秀,丰富的山地、森林资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门人,演变出独特的人文味道。

  建县

  龙门的历史沿革

  摊开今天的地图可知,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北部,东南与河源、博罗接壤,西南与从化、增城毗邻,北与新丰相连,地处珠江三角洲边缘,增江上游,广州、河源、惠州、韶关四市的交界地带。

  龙门县域地理空间更为科学的数据是,位于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之间。龙门县境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辖龙城、龙田、平陵、龙江、龙华、麻榨、永汉、龙潭、地派、蓝田、南昆山等十一个乡镇(街道、管委会)以及密溪、油田两个林场。神奇的北回归线,从西一路向东,跨过广袤的沙漠、草原、高山,直通岭南。在龙门,它牵出一片万山翠绿,使得龙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89%,被誉为“珠三角生态花园”。  

  龙门虽与国内众多古城相比年纪稍轻,但一个地方的历史与进化,不能仅仅从其进入正史之时说起,而应溯流追源。

  在秦朝没有平定南粤、打开岭南与中原的通道之前,岭南被称为“华南百越(百粤)”。《尚书》的《禹贡》,“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一个典型,在国际上也是一篇极古老的区域地理作品的先驱”(近代著名地理学家王成组语),它提出了“九州之说”,岭南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作为百粤的一部分,龙门今天的县域,隶属扬州。  

  公元前217年,统一六国后的秦王嬴政,“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军兵分五路向岭南推进。公元前214年,南下秦军在任嚣、赵佗的率领下,完成了统一岭南的大业,合辑汉越、百川归流。随后,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三郡,其中,南海郡包括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域,下辖四会、龙川、博罗、番禺等县,南海郡治为番禺县。龙门县域属番禺县地。  

  《山海经》曾提及“贲禺”“贲隅”,这是“番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名。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南海郡在番禺县地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曰“增城”。龙门县域由此属增城县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增城设上龙门巡检司于西林都上龙门(今龙门县城七星冈之闿阳冈),主要是为了缉捕盗贼。 

  明代,广东地方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已经赶上中原地区,广州府增城县地方辽阔,呈长条形,县域偏于东南,对管辖东北部龙门地区显然不便,客观上有分县而治的条件。不过,增城分县而治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暴动。

  明弘治元年,增城东北部山民暴动、烽火不断,至明弘治五年(1492),“从化盗起,结山峒之民,啸聚其间,险阻辽阔而不可治,督臣始建议置县控扼要冲”。明弘治九年(1496),朝廷“割增城之西林、平康、金牛三都,民版十一里以为邑,析博罗地益之,设县治于七星冈”。这是古县志记载的关于龙门县的由来文字。  

  龙门境内山林茂密、瘴气熏人,是岭南暴雨区之一,年平均雨量在三千毫米以上。增江上游的西林河,水源充沛,山洪咆哮,龙门北部地区平均海拔500米,增城境内最低海拔仅2米,素有“龙门水大浸增城”之说。古人对海拔较高的峡谷急流,惯称“龙门”或“龙口”,此地原为增城之“上龙门”(下龙门在麻榨),故以“龙门”为县名。

  龙门县的正史就此拉开,成为明代广州府“一州十五县”(南海、番禺、顺德、东莞、新安、三水、增城、龙门、香山、新会、新宁、从化、清远、连州、阳山、连山)最年轻的县邑之一,县衙设于西林七星冈之枢精冈,首任知县为举人出身的广西柳州人李震,开一县之治,上龙门巡检司则移至黄沙坳,更改为龙门县属巡检司。建县初期,全县设长沙、开源两个乡,长沙乡分西林、平康两个都,开源乡仅有金牛都;下分三十堡、二十约(明朝之前龙门分十八个寨,明代万历年间,知县李万宁改十八寨为十八堡)。


作者: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