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日前印发《惠州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制造业企业提升规模、制造业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工业园区建设、补链强链、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绿色发展、拓展内外市场、人才保障、优化服务等10个方面,全方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根据此次出台的“制造业十条”,惠州市将以奖补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规模。其中,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对首次“新升规”工业企业奖励20万元。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表示(对增加值增速、增加值率及产值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的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对“新升规”工业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在惠分支机构转为独立法人,可以支持制造业企业晋档升级、扎根发展。)
在支持制造业补链强链与技术创新方面,“制造业十条”提出,重点引进关键领域内优质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促成惠州市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领域优势产业链快速做强做大,形成局部领先优势。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所在县(区)可按“一企一策”给予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降低用地或生产运营成本、研发和创新平台投入、新增固定资产补助、贷款贴息、人才奖励等。
当前,惠州市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制造业十条”对引导加强惠州市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方面均提出政策支持。
企业提升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和园区、平台等配套支撑。在强化制造业项目要素保障方面,“制造业十条”提出,坚持将70%以上用地指标用于工业项目,推动用地规模向“3+7”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集聚。黄忠平认为,把科技、劳动力与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制造业,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行业供求衔接和产业优化发展。黄忠平(这些政策措施,对我们优化配置、协同用好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惠州区位、空间、产业优势,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发挥资本、资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跑出惠州速度,实现跨越发展、跻身国内一流有重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