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全市上下总动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2020-11-17 16:24:06 来源:惠州日报

  沿着宽阔、整洁的柏油村道前行,四周青山连绵不绝、郁郁葱葱,白马河流水潺潺……这是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的美丽画卷。白马村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精准帮扶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出独具特色的“一河两岸”生态旅游产业综合脱贫致富新路,成为惠州市脱贫攻坚战的一匹“黑马”。

  这是惠州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全市力量和资源投入精准脱贫攻坚,形成良好态势。据市扶贫办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惠州市46个省定贫困村及15442户3597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帮就业

  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脱贫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干”。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是省定贫困村,该村利用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建立激励制度,取得可喜成效。

  两头母猪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故事在村里流传。40多年前,村民罗思波一家从河源移民到羊和村。此前,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靠外出打零工养家糊口,生活拮据。“我们结合他家庭实际情况,建议发展种养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羊和村“第一书记”肖岳云介绍,罗思波当时对养猪有抵触情绪,担心亏本。为此,肖岳云等人多次到他家里,鼓励他“不做就会越来越穷,肯做就肯定会有收获。”

  2017年,在帮扶单位的鼓励下,罗思波买的两头母猪连续生下几窝小猪,为家里带来了约2万元的收入。养猪的甜头让罗思波越干越起劲,利用扶贫资金,他不仅养猪,还养蜂、养鸡。

  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布心村,贫困户吴育文夫妻二人因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吴育文在村里当保洁员,妻子则在村里打散工。因获得了相关养殖补助资金,他家现在还养了6头牛。

  “孩子今年考上了大学,相关补助和奖励有近万元,基本解决了学费问题。”吴育文说,他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惠州市把推动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作为最长效的增收支撑和最根本的脱贫举措,积极引导贫困户多渠道就业,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为克服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惠州市加强就业转移信息输送,加大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人社、林业、环卫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增加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岗位安排。

  ▷▶强产业

  4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落实产业扶贫项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行走在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的水泥村道上,这9个鲜红的大字在田园风光中格外醒目。

  健康龟养殖基地、观赏鱼养殖基地、“扶贫车间”、百合花园、葡萄园、玫瑰园项目……塘尾村是省定贫困村,自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组聚焦村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着重发挥评选脱贫先进、打造产业品牌、培育致富带头人“三轮造血”功能。如今,塘尾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年收入也由2015年的0.64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39.54万元,正力争打造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标杆。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惠州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脱贫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推进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惠州农业公园建设,认真谋划“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布局,逐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龙门县龙田镇江冚村有种植水稻的基础,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组经过实地调研和缜密思考,决定绕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扶贫模式,以当地传统特色产业为依托,开展能形成长效机制的扶贫项目。

  3年多过去了,江冚村村集体的水稻种植基地规模已发展至200亩,有了固定的销路和市场。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该村因地制宜选取茶树作为种植作物,依托山地资源,既改造了荒山,又开启了扶贫旅游、体验旅游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46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发动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签订相关产供销协议。同时,将“联农带农”机制纳入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内容。

  ▷▶建机制

  保持攻坚态势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市、县、镇、村四级全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逐级落实脱贫攻坚任务责任。各级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组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开展了拉网式精准识别工作,与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对接挂钩帮扶,实现帮扶责任全覆盖。

  “大力解决‘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教育局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医疗救助帮扶力度,落实全额资助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市住建局加大普查力度,确保农村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一户不漏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脱贫攻坚战收官后,帮扶还会继续吗?市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监测程序、监测周期。着重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教育帮扶、住房帮扶、扶志扶智、资产增收、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方面对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进行帮扶。特别是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严格执行“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巩固脱贫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惠州市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眼于长远计划和战略目标,通过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