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用电“卡脖子”现象基本消除

2007-04-05 18:26:00 来源:惠州日报

A3CG405C_5.jpg

这是位于大亚湾石化区惠州LNG电厂通往外地的高压输电线。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的LNG电厂第一期工程3台机组今年上半年全部发电后,不仅为南方电网调峰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将为惠州市经济建设注入强大活力。本报记者巴 山 摄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惠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获悉,“十五”期间,惠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地带动了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初步构建了惠州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80公里

  纵观惠州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最大的感触是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京九铁路惠州段复线改造完成,惠大铁路一期工程、惠河高速、广惠高速、市区过境公路、惠淡大道一期改造相继建成,以及一批交通项目动工建设,惠州市的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据介绍,“十五”期间惠州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0.7公里。与此同时,惠州市的港口建设也全面提速。荃湾港先后建成的9个集装箱码头、化工码头,使惠州市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3250万吨。在能源方面,电源电网的建设也在加快,随着丰达电厂建成投产,惠州抽水蓄能电站、LNG电厂、东江水利枢纽工程等电源建设项目的抓紧实施,以及500千伏博罗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仰天、镇隆、秋长、九潭、金源等输变电工程相继建成投产,我市初步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电网,基本消除用电“卡脖子”现象。

  另外,惠州市梅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西湖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加强了环境保护,推进了绿色生态惠州建设。目前,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市梅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惠阳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大亚湾石化区工业区综合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惠州市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惠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大力发展石化、数码产业,惠州市新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以及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惠菱化成甲基丙烯酸甲脂等项目全面推进,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了华阳DVD用激光器、德赛圆柱型锌空气电池、TCL数字电视接收机等项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市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惠州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61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2倍和3.6倍。石化、数码两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产值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

  推行BOT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在筹措建设资金方面,我市拓宽思路,走出了一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路子。通过推行基础设施特许权招标、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像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 (惠州)示范中心、惠深沿海高速公路、梅湖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产生项目业主,吸引社会资金进行建设的重点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说。

  他表示,惠州市还引入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对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可经营资源,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筹措建设资金。

  点击重点项目建设数字

  ■惠州市从2002年开始对重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十五”期间,全市共安排建设重点项目76项,项目总投资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45个,完成投资540亿元。

  ■“十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0.7公里;2005年末,惠州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7358公里,公路密度为68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市到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县到镇通三级公路。

  ■沿海港口吞吐能力3250万吨,比“九五”期末增加1650万吨。

  ■惠州市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主变容量1075万千伏安。

  ■2005年末,惠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7.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为95.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1%。

  对话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罗志荣

  完善基础设施承接深莞产业转移

  重点项目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形象,增强我市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如何?对我市发展有哪些影响?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罗志荣就这些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重点项目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罗志荣: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有效地带动了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初步构建了惠州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如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投产,使惠州市在拥有电子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石油化工这一支柱产业,促进我市工业结构趋向重型化,工业效益得到提高。

  记者:惠州市今年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情况如何?

  罗志荣:今年安排的市重点建设项目有52项,总投资86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项,其他为投产项目和续建项目,在这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的有12项,占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9.62%。另外还安排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30项,其中7项列入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估算总投资280亿元。

  记者:在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中有惠东平海电厂一期、惠州金山大桥、莞惠高速公路惠州段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市发展有哪些影响?

  罗志荣: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占了一定比例,这正体现了我市重点项目管理的方向。因为交通、能源对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套,很多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不可能到惠州来发展。另外像旅游、商贸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更要依赖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和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拉近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如今年我们重点要抓好惠深沿海高速公路惠州段、莞惠高速公路惠州段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就是为了拉近与深圳、东莞等发达地区的距离,承接它们的产业转移。

    龙门牵手东莞建产业转移工业园

  规划面积6000亩,建成综合性产业园区

  07惠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惠州跨越发展论坛龙门分会场活动将于4月13日举行。13日上午,龙门县将在原金山工业园处举办广东省 (东莞桥头——— 龙门金山)产业转移工业园启动暨深中盟系列项目奠基仪式。这是记者昨日下午从龙门县政府办获悉的。当前,该县相关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据悉,该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龙门县城至平陵镇之间,总体规划面积为6000亩,首期面积为1850亩,园区内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该产业转移工业园是龙门县抓住当前珠三角部分工业转移浪潮的机遇,承接产业,从而促进当地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大动作。据介绍,该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在今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被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龙门县将把该工业园建设成集电子、建材、纺织、制造、食品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作者:刘耀龙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