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玉米苗已长起来,移栽后将为彭白村带来又一笔收入。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陈春惠 通讯员郑海燕摄
大面积的玉米、香瓜、葡萄等特色水果作物长势良好,到了夏季,惠州市惠东县大岭街道彭白村的水果作物陆续到了丰收季节,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采摘,村民的“荷包”也越来越鼓。这些变化得益于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的一系列扶贫举措。
2016年4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彭白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该医院开拓思路,着力推进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工程,打好组合拳,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让村民感觉到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增强“造血”功能
彭白村是市级扶贫村,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挂钩帮扶之前,该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自主“造血”功能?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引进帮扶企业成立种植基地,种植水果玉米,为彭白村村集体增收。
近日,记者来到彭白村扶贫种植基地看到,大大小小的玉米苞错落地“挂”在枝丫上,长势喜人,部分区域的水果玉米已经成熟。
“这片玉米种植基地有20多亩,种的是水果玉米,这种玉米因为甜度超过18度,可以当水果吃,普通玉米一般只能卖3到5块一斤,这种水果玉米则能卖到8块钱一斤。”市第一人民医院驻彭白村“第一书记”黄铭告诉记者,水果玉米因为皮薄、汁多、脆甜而颇受市民喜爱。产出经济效益高也是该基地选择种植水果玉米的原因之一。
扶贫种植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也让贫困户有了分红。黄铭告诉记者,这些口感佳、品质高的水果玉米通过帮扶企业出售或以“农家乐”的形式出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约3万元。基地每年的收入以分红的形式分给当地贫困户和村集体,让贫困户有了固定的收入。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增强村民抗风险能力
除了做好产业扶贫,市第一人医院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为彭白村村民健康保驾护航。“自挂点帮扶彭白村以来,每年我们都会开展2次以上大型义诊活动,每次义诊安排不同科室医生前来,为村民提供不同项目的义诊。对有需要的村民,我们还上门诊治,送医送药送健康。针对贫困户村民,我们还组织他们到医院体检。”黄铭介绍,目前诊疗服务已惠及近千村民。
市第一人医院还着力改善民生保障,落实相对贫困人员“三保障”政策。除了落实义务教育保障,实现彭白村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入学率100%;同时落实基本医疗保障,严格核实该村35户贫困户、86个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情况,使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贫困户应对疾病等抗风险能力;此外,还将16户贫困户纳入年度危房改造建档立卡任务(其中,维修加固7户、新建类型9户),目前这16户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贫困户分期分批领取共37.4万元危房改造补助金。
精准帮扶改善生活,贫困户越过越好
贫困户周锦富就是种植基地分红和住房保障的受益者。几年前,妻子患上眼疾,一家人原本还过得去的生活因病返贫,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正当周锦富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时,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周锦富制定了精准帮扶政策,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2016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周锦富购买带仔母黄牛,同时多方筹措资金,于当年年底帮助周锦富一家告别危房,顺利住进新房。2017年、2018年还为周锦富设立教育、生活帮扶资金;扶贫种植基地启动后,周锦富每年还能分到800元的分红。
“以前居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逢雨必漏,一到台风天我们就要转移,后来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危房改造,住进了现在的新房。”周锦富看着新房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得到帮扶,他们一家人至今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他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安心外出打工。
受益的还有周洪安、黄金才等贫困户。在帮扶周洪安上,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投入1.2万元为其设立医疗帮扶专项资金;2017年为其购买带仔母黄牛;2018年为其设立教育、生活帮扶资金。在帮扶种植产业贫困户黄金才上,2017年为其购买化肥,2018年投入0.5万元为其设立房屋外墙、内墙翻新帮扶资金。
如今,周锦富和黄金才住在焕然一新的房子里,开心地笑了,感叹道:“扶贫政策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