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瑶族同胞好兄弟 瑶乡脱贫领路人

2019-07-05 10:31:52 来源:惠州日报


  


  多彩的小洋楼、整洁的村道、舒适的休闲广场……从龙门县城出发,沿着省道244线往新丰县方向前行,在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附近,建筑物的颜色变得丰富和灵动起来,俨然一个特色民族小镇。不过,在2016年前,这个惠州最北部的瑶族山区小村是广东省重点贫困村。

  上东村的这个变化,是在2016年实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始的。市委办驻村干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艳军扎根农村,用真心真功、出真招真力,成了瑶族同胞好兄弟、瑶乡脱贫领路人。

  用真心

  强化基层党建 增强内生动力

  “上东村的党员素质真不错!”在带领村支部党员去惠东县委党校培训之后,授课的党校教授对刘艳军说。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要想长期脱贫,关键是增强贫困村的内生力和向心力,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第一书记”刘艳军和村党总支一班人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强村固组”工程,坚持重心下沉,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彰显,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风民风不断优化。

  2016年4月驻村工作以来,刘艳军和村党总支一班人,组织党员到惠东县、博罗县、惠城区等地考察学习,开拓党员们的视野,增强了村“两委”班子抓发展、谋致富的能力。

  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刘艳军很快融入上东村。他主动深入农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的家庭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共寻致富良策,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随后,一系列民心工程在上东村有序铺开:新修了张坑桥,多条村道硬底化改造,村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重修被山洪毁坏的江湾陂,改扩建了25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新建、扩建了村公共服务站……

  如今,上东村的瑶族同胞不管年纪大小、男女老少,都喜欢亲切称呼刘艳军为“军哥”。

  出真招

  富民项目搞起来 集体经济强起来

  “刘书记过来后,村里给我送了两头扶贫牛,如今我一边养牛一边种菜和打零工,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还有光伏发电每月200多元的收入。”家住上东村“两委”旁边的贫困户谭海坚如今“忙了起来”,家里还盖起了几十平方米的小洋楼。而此前,他靠种菜一个月收入才1500多元,很难支撑一个家庭5口人的开销。

  谭海坚家的变化正是该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一个缩影。刘艳军还同村委会为5户五保户、7户贫困户申请救助资金1.1万元;帮助5户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户共获得2.5万元爱心资金……

  “产业扶贫是贫困村实现稳定长期脱贫的重要保证。”在实际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刘艳军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发展突破口。如今,上东村正在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同时,光伏发电项目、娃娃鱼养殖、广告位出租等“新型”村集体收入不断在刷新。

  刘艳军掰着手指头报了一笔“村账”:2017年,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608元;村有劳动能力15户64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2.7万元猛增到去年的23万多元,村实现预脱贫。

  “我们村的驻村干部真的是搞得好啊!如今我们村真是一天一个变化。”对于刘艳军的努力和付出,上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军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年攻坚,两年巩固。我们已经争取韶新高速在上东村设立一个出入口,以后这里交通更便利,这里的旅游产业有盼头。”刘艳军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