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记者获悉,近年来,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加强宣传示范引导,加快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和节肥、高效施肥技术及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施肥方式转变,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有效地促进惠州市绿色农业高效发展。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省时省力
冬种马铃薯是惠东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2019年惠东县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约9.2万亩,总产值7.82亿元。今年4月30日,“惠东马铃薯”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目前惠东县正在创建马铃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深入惠东县大大小小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指导种植户。
记者在惠东县铁涌镇油麻地村看到,一大片马铃薯蓬勃生长,叶片绿油油,根茎壮实,长势喜人。“这片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达500亩,我们在基地里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配合施用水溶肥,节水节肥、省时省力。”马铃薯种植基地负责人苏伟强说。
在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条条细长的水肥灌溉管道沿着田埂延伸,这些管道为马铃薯生长提供水分和养料。“一部小小的机械,打开开关后,随时都可以根据薯苗长势灌溉、追肥。把机器打开后,回家吃完饭再回来,施肥、灌溉就完成了。”苏伟强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时、省工、省肥,大大提升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且马铃薯产量可以增加15%~20%。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介绍,近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示范引导和宣传培训,目前惠州市已建立耕肥技术示范点50多个、面积10万多亩,年均带动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5万亩,推广施用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60万吨、300万亩次,有效促进施肥方式转变,提高化肥利用率,为惠州市实现农用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土壤缺啥补啥,“量身定制”配方肥受追捧
冬日的田间地头,农户为马铃薯追肥的身影随处可见。如今,配方肥已成了他们手中的“香馍馍”。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肥料配方科学,土壤缺啥补啥,让作物吃饱不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近年来,惠州市建设马铃薯配方肥应用示范区6.25万亩,推广马铃薯配方肥4176.7吨,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量984.4吨(纯量),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化肥流失浪费及污染。
今年,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在惠东稔山、铁涌和平海三个马铃薯主产区建立了马铃薯配方肥应用示范区,宣传推广马铃薯“增施有机肥+施用配方肥”技术模式。不仅如此,在示范区范围内,种植户购买马铃薯配方肥还享受市场肥料价格30%的补贴。
据了解,惠东县马铃薯配方肥是为惠东本土马铃薯“量身定制”的。通过分析惠东县多年耕地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再根据马铃薯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特点,结合省专家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中的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和惠东县农户施肥习惯,再通过试验示范分析总结,得出惠东县马铃薯配方肥氮磷钾配比为15∶8∶22,对惠东县马铃薯生产的减肥增效作用显著。
在稔山镇一处配方肥销售点,一包包马铃薯配方肥引人注目。“现在这种配方肥很抢手,我一年要销出大概40吨。”经销商陈佛林告诉记者,以前用普通肥,一亩地需要300~350斤肥料,现在用配方肥,不到250斤就能解决种植所需,深受农户追捧。
持续加大增施有机肥示范推广力度
惠州市是广东省重要的优质水稻、花生、柑橘、蔬菜及亚热带水果产区。为守好阵地,惠州市大力示范推广增施有机肥。
位于惠东县平山街道碧山村的唐年丰果场占地200亩,种植了年桔、沙糖桔、沃柑等,其中种植沃柑20余亩。沃柑陆续成熟,压弯了枝头,尝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
实际上,这些沃柑的好品质源于它们在山坳间享受的“特殊”待遇。
从2017年开始,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在果场内示范推广增施有机肥。“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培养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养分分解,达到提升耕地肥力,提高植株抗性和农产品品质的效果。”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说。
果场负责人唐少家切身感受到了增施有机肥带来的好处。他告诉记者,增施有机肥种植出来的沃柑,甜度高、果品好、保鲜时间长,广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了解到,惠阳、惠东、博罗、龙门等县(区)实施2016~2020年中央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建立水稻、马铃薯、柑桔、蔬菜等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2万多亩次,以点带面有效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减肥增效技术进村入户。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中心将持续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快推广耕地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农田节水技术,同时加强耕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智增收、农村增绿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