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以城市品质成就从容生活

2021-06-10 14:53:10 来源:惠州日报

    位于江北的莞惠城轨列车编组站。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位于江北的莞惠城轨列车编组站。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广惠高速小金口互通。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摄

广惠高速小金口互通。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摄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 供图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 供图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幸福惠州。

  当“粤东门户”“岭东雄郡”的惠州,凭借千年历史文脉,依托天赋异禀的景观资源,仰仗兼容并包的气质,捧回一块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金字招牌;当“双区驱动”、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吹响“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进军号角,惠州这座在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独具优势的新二线城市,搭乘着广深惠融城的东风,从产业、交通、文化、民生、生态、城市品质等各个维度,铺排出“十四五”规划的新卷轴,为600万人口描绘出了包罗万象的幸福画面。

  有一种幸福叫惠州

  一座城市的历史,通过建筑的留存被翻阅,通过时间的轴线被洞察,而以时间和建筑共同命名的,是来自几代人的幸福记忆。当我们站在历史节点上回溯过往,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的惠州,自然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幸福画卷。

  惠州的幸福,源于独特的人文环境。从先秦时属于百越之地的缚娄古国,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傅罗县,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改称博罗县),再至隋开皇十年(590年)循州总管府迁至归善梌山之后的隋唐循州府城,乃至宋天禧四年(1020年)改称惠州,名冠岭南……惠州这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14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写下满卷烟霞与灿烂。古城墙,泗洲塔,水东街……每日行走其内,市民在烟火人生中就能体味“诗与远方”,增加了文化自信。

  惠州的幸福,源于优美的人居环境。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于一体,“好山好水好空气”已然成为惠州享誉全国的一张城市名片。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惠州正加快打造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一大批城市道路和公共服务项目相继建成使用,一批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市组团基本形成,让城市幸福感可触摸、可感受、可阅读、可体验。

  惠州的幸福,源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血脉中含有优质环境DNA的惠州,以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优势,塑造了崭新的城市形象,拉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创造了一个幸福、安稳、健康、有序的大环境,成为了活力迸发的投资福地、人才高地。

  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陷于内涵,终于品质。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惠州,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中,承载着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有一种幸福叫从容

  亚里士多德说,人民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衡量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人民幸福拼成的“地平线”,一座公园、一所学校、一条道路,甚至是一处街景,都成为人民群众感到幸福的理由,奠定了人们从容乐活的基础。

  眼下,正是草木繁茂、绿树成荫的时节,金山湖公园成为惠州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的好去处。“公园多了,环境美了,出来遛弯、跳舞,心情更愉悦了。”晚饭过后,和家人一起在公园散步的市民徐玉明开心地说。

  居住是否舒适,生活是否便利,决定了城市的温度和品质。而补齐民生服务的“短板”,也是近年来惠州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今年即将通车的赣深高铁、开工建设的1号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道路、社区、街头建设,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颜值”与“气质”并存的魅力。

  也许没有一样变化,能像城市变化这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市民感受深切。若干年前的小金口片区,还是昏黄的街灯,陈旧而低矮的建筑,没有几条像样的城市道路。“出了江北就像出了城,感觉跟下乡一样。”高铁北站新城的建设让市民感受到了更迅速的变化。这座依托赣深高铁而兴的新城,承载了42万人口的人居梦想,在短短几年间就集聚了惠州人民半小时通行湾区城市群的幸福期望。

  目前,作为北站新城配套路网,同时也是惠州市大力推进的“两环八射”主干路网其中“一射”的小金河大道,已经正式通车。市民从江北前往汤泉片区,不必挤惠州大道,也不必经惠博大道绕行博罗罗阳,出行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事实上,小金口市民对城市变化的感知,三栋镇的市民也感同身受。依托广汕高铁建设而兴的惠州南站,像磁铁一样,吸附着各种资源的聚集,也革新了惠州人民出行周边的方式。

  随着赣深高铁和广汕铁路的通车,惠州南北走向、东西走向都有高铁覆盖,并且三条高铁之间可实现无缝接驳。这意味着市民以后可以在家门口自由切换周边城市的出行路线,真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半小时生活圈”。

  笔直宽阔的道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绿意盎然的广场公园,成了城区中心一处天然氧吧;赶早晨练的市民,舞动着身板舒展着筋骨,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在一派从容祥和中,一座岭南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正迎面走来。

  有一种幸福叫超越

  东江奔流,不舍昼夜。“希望引进更多优质的学校!”“希望居住环境更舒适!”“希望医疗技术更先进!”“希望城市交通更顺畅!”……当一幅又一幅幸福画卷铺陈进了生活日常,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集聚成新的幸福理想,对惠州这座城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人心之所向,城市之理想。一座紧跟时代发展的城市,必然有自觉超越的底气。以幸福为基底,为更加幸福为目标,锁定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无限希冀,一个追赶时代、自觉超越的新惠州,正踏着“十四五”的全新节拍,围绕“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发展定位,擘画新的幸福篇章。

  在“双区驱动”、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历史机遇下,惠州将锚定6000亿“硬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抢抓新机遇、加快新跨越。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大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以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为“更加幸福”夯实筑牢基础。

  与此同时,惠州还锁定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目标,从项目建设、扩大内需、畅快出行等方面,为“更加幸福”注入新动能。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幸福的物质基础。深谙此道的惠州将建设一批优质好项目大项目,引进一批内向型领军企业,坚定不移走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子,集中力量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内需上,惠州将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多点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构建高效现代流通体系,增创惠州发展新优势;在畅快出行上,惠州将立足畅通大湾区互联互通渠道,持续推进“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优化织密高快速公路网,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和两港建设,努力形成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的大交通网络格局。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惠州为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将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稳步提升就业质量,重点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等热点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有品质,生活有幸福。坚持内外兼修、突出特色,惠州将着力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走出一条品质内外兼修、风貌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之路。

  有一种幸福叫融创

  城市之理想,企业之重任。一座有品质、有内涵的幸福之城,离不开一批城市建设者的殚精付出。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美好城市共建者”,与城市共生长的融创,历经18年的发展,不断创新、拥抱变化,持续沉淀产品力,围绕“地产+”六大战略板块,覆盖地产开发、物业服务、会议会展、旅游度假、主题乐园、商业运营、酒店运营、医疗康养、IP开发运营、影视内容制作发行等多元业务领域,已成为全国年度销售额排名第四的头部房企。通过高品质的“新供给”来带动“新消费”,以企业产业能力“小循环”来服务经济“大循环”,与城市共建更美好的未来。

  深谙惠州的幸福理想,融创依托六大业务板块协同效应,通过产业引擎的打造、美好社区的营造,以及积极践行社会公益三大途径,为建设更加幸福的惠州而来。

  在产业引擎的打造方面,融创于惠州,将借力广州融创文旅城的成功开发运营经验,以产城双核驱动的城市共建模式,集合更多产业力量、更多产业链资源,深耕惠州,为惠州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在美好社区的营造方面,融创于惠州,作为中国高端精品生活创领者,在为惠州带来臻园、云水湾、臻阅府等高端精品住居的同时,还注重从区域文化、传承中深挖内涵,精研归心服务,为业主打造有家、有生活、有知己的幸福社区。

  在践行社会公益方面,融创于惠州,以深耕惠州的长远使命,持续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如在疫情防控中捐款捐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未来,融创还将立足惠州幸福城市的发展需要,将企业公益从单一的捐赠、救济,向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升级,为全社会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开放多元、创新求变,是惠州的城市基因。深度理解惠州的融创,将城市基因植入企业发展和产品研发之中,在不断促进和满足更多家庭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需求的过程中,推动实现人、产、城的和谐共生,共建有高度、有温度的美好城市,共迎美好未来。


作者:卢振侠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