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永福桥建于1847年。
山高林密,溪流如麻。这是永湖麻溪得名由来,也是麻溪片区的真实写照。这片山清水秀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革命时期,麻溪就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军和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抗日战争期间,麻溪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东江纵队在虎爪村燕贻学校召开路东解放区首届参议会,在华南解放区建政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时期,麻溪武工队不少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作为麻溪片区地理中心的虎爪村,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村民的血脉之中,红色文化世世代代滋养虎爪人民。这是虎爪村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虎爪村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领村民和外出乡贤积极修路铺桥、整治河流,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振兴教育事业,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当前,虎爪村谋划引进文旅项目,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记忆
一座纪念碑 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松柏长苍翠,丰碑颂英魂。在永湖镇虎爪村S357公路边的半山腰处,矗立着一座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主碑两侧,分别为黄秉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黄秉尧、黄秉光烈士母亲陈金友纪念碑。虎爪村党总支部书记叶伟光介绍,自1982年建成以来,这座纪念碑就成为当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淡水河把永湖分成了河东与河西片区。因河西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麻溪河,人们便将这一区域称为麻溪,主要包括现在的麻溪、虎爪、老围下3个行政村的大部分区域。
麻溪山高林密,溪流如麻,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麻溪胡屋的胡弼伍和流坑的陈卓英两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麻溪组织了中共领导的农军和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当时,驻军惠州的军阀陈炯明部下李嘉吕带兵攻打麻溪农军,麻溪农军顽强抗击,击退了敌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麻溪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活动。
1939年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驻扎麻溪活动,黄捷、黄秉光、刘浪等人公开宣传抗日,组织了“同志会”“妇女会”“打猎队”等组织,并发展党员,同年7月成立麻溪党支部。1943年,曾生、尹林平部队驻麻溪村,在杉山窝潭公庙设立军械修造厂,生产地雷和修理枪械等。1943年12月,受东江纵队成立的影响,麻溪抗日热情更加高涨。
1944年冬,侵华日军驻军三栋,国民党反动派闻风而逃,上级党组织立即派出吴锦光、吴越来到麻溪。两人一夜之间集中了40多人成立冬防队,由此麻溪党支部就有了自己的脱产武装部队。随即,冬防队前往永湖接收国民党粮仓,并在永湖、三栋、麻溪、双田活动,维持社会治安,打击汉奸、土匪。
1947年冬,麻溪地下党员陈容金组织了一支麻溪武工队,在维护社会治安、组织农会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麻溪武工队开辟三栋新区时,在三栋坦陂围村遭敌军袭击,武工队队员李进才牺牲。但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武工队人数不断增加,两年间向主力部队输送兵员200多人。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惠阳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麻溪武工队人员被编入主力部队、地方政府,完成历史任务。当地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铭记麻溪人民的革命历史,于1982年建立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一所百年老校
路东星火照青史
红色基因代代传
距离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五六百米的地方,有一座百年老校——燕贻学校。这座始建于1917年的学校,也是麻溪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它不仅因为建校时间长,还因为抗战时期的一个会议而名留史册。
在东江纵队取得打击日伪军和反击顽军进攻的一系列战斗胜利之后,路东解放区(即广九铁路以东之东莞、宝安、惠阳诸区)的民主建政工作也普遍开展起来。为建立路东行政委员会,1945年4月23日至27日,东江纵队政治部在燕贻学校召开路东解放区首届参议会。路东区第一届参议会由49名参议员组成,这些参议员按照中共中央“三三制”原则,以及此前在约场魁星楼召开的路东地区各界人士国事座谈会通过的“每1万人口地区选1名参议员”的选举办法,自下而上选出。
东江纵队第二支队队长叶锋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东江纵队政治委员尹林平作了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施政纲领,通过了以大会名义发出的通电宣言,还通过了关于财政经济、民政、军事、建政和教育问题的5个提案。大会还选举出正副参议长、行政委员会委员和正副主席。路东行政委员会是东江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合抗日的各阶层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在华南解放区建政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路东星火照青史,纪碑留馨启后人。”为纪念路东行政委员会的建立和施政,1999年12月,虎爪村村民黄旭光等人出资在校门内右侧建造了一个四面贯通的圆形纪念亭——思源亭(即麻溪革命纪念亭),亭高3米,占地10平方米。
麻溪革命纪念亭和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起,成为虎爪村青少年以及麻溪人民缅怀先烈和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每年的烈士纪念日(以前是清明节),虎爪村都会组织村干部、燕贻学校学生、烈士后代、村民等来到纪念碑前开展祭扫活动。
1966年出生的叶伟光从小听着麻溪革命历史故事长大,十几年前他又成为传承者。在每年祭扫活动中,他都会在纪念碑前向青少年讲述麻溪革命历史和革命烈士故事,勉励年轻一代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燕贻学校校长叶伟玲介绍,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梳理麻溪革命历史,依托“一碑一亭”讲好当地革命故事,同时增设红色故事墙绘,用百年党史浸润青少年心灵,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传承发展
修桥治河
红色文化浸润心灵
涵养赤诚奉献品格
时光荏苒,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已成历史,但虎爪村延续着红色文化的浸润,这融入血脉的基因,引领着他们成为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实践者。
这种无形的力量,体现在积极修桥、支持治河等方面。
麻溪河是淡水河一级支流,起始于径子头水库,最终汇入淡水河永湖镇元岭段。有河就有桥,麻溪河流经虎爪村的河道上,有3座建于不同时代的桥,连通虎爪和麻溪两个村。
最早的一座是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的永福桥。这座三节石板、两个桥墩、长约20米的石板桥,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在使用。目前老石桥仍保存完好,行人通过非常稳固。
上世纪90年代,因石板桥桥面只有一米宽左右,村里又在其上游不足百米处修建了第二代河坝桥,方便自行车、农用车和摩托车等通行。但遇大雨,桥仍会被淹没。此后多次进行改造,增加了几个涵洞,拓宽桥面至4米,解决了水浸和车辆通行问题。
2019年,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虎爪村在河坝桥上游几十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新的虎爪桥。这座新式水泥大桥笔直、宽敞,且有栏杆,宽5.5米,不仅给两村互通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村里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桥越修越好,麻溪河的整治工程也在2019年初吹响了号角。麻溪河干流河长18.84公里,因长时间缺乏清理整治,每年雨季因河道阻塞容易造成沿岸部分农田和民房水浸,一旦遭遇暴雨,更是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该工程通过对河道采取清淤疏浚、岸坡支护、新建桥涵等措施,改善河道行洪条件,减少沿岸洪涝灾害,保障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整治工程涉及虎爪村的河段周边约4万平方米近3600棵果树。如何处理好环境整治与村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前期,我们与沿线村民进行沟通,召开党员大会,动员党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身边的群众阐述整治工程的方式和意义。”叶伟光介绍,而后通过召开村民小组工作会议,组织小组长对河道周边的经济作物进行造册登记,确定权属,召开村民会议集中讨论。村干部和党员首先带头作出表率,表示放弃果树清场的赔偿,随后陆续有村民也表示愿意无偿配合果树清场工作。
虎爪村“零赔偿”完成这些清拆,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在叶伟光看来,这和村民长期受革命历史滋养密切相关。“革命先辈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精神历久弥新,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涵养了村民赤诚奉献品格,影响深远。”
描绘蓝图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
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这种无形的力量,还体现在振兴教育、谋求发展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近日,永湖镇虎爪村“两委”干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外出80多位党员干部、乡贤代表齐聚一堂,凝聚力量为燕贻小学的发展、为教育复评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奉献爱心。
“燕贻学校创办104年来,在村民、乡贤和各界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从原来只有3间瓦房,到如今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10平方米,有200多名学生。”叶伟光说,但目前仍存在学校功能场室不够完善、教学器材陈旧不齐、校园环境较为陈旧等问题急需解决。
活动中,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当天就筹集了35万元善款,这将极大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不仅是教育,乡村发展也要提升质量。
虎爪村位于永湖镇西部,共有18个村民小组,村庄分散,蜿蜒的村道有20多公里,是典型的农业村。多年来,村内的土地、鱼塘主要以出租的方式租给菜场和鱼塘养殖户,租金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村里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周边工厂打工。
近年来,虎爪村“两委”干部带领全体党员主动作为,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改善村容村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村18个村民小组实现3.5米硬底化村道全覆盖,建设虎爪村卫生站缓解村民看病难问题。此外,还建成塔澳老人活动中心,完成了虎爪村6个污水处理池的建设,以及1.5公里的河道清淤和2.5公里的河流维护等工作。
在乡村振兴方面,利用丘陵地带适合种植水果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近年来,虎爪村陆续引进了莱顿庄园农场、屿田生态农业、八桂寿乡生态园、小林杨梅采摘基地等项目,每到周末就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这不仅带旺了村里的农家乐,也促进了村民的就业。54岁的村民文妹在八桂寿乡生态园工作3年多了,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小,她感觉“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叶伟光表示,接下来,虎爪村将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谋划利用利民学校旧址,引入文旅企业,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休闲、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振兴项目,用好生态旅游优势,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革命故事
母子三人投身革命 村民立碑铭记历史
麻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基座正面下方,篆刻着25位烈士的名字。他们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为麻溪人民铭记。其中,黄秉光烈士一家母子三人参加革命和支持革命的英雄事迹,一直为虎爪村民所传颂,并在主碑两侧立碑纪念。
黄秉光,1922年出生,8岁时父亲去世。小时候在燕贻学校上学,但因家贫,求学之路断断续续。1935年至1937年夏,黄秉光大哥黄秉尧到秋长周田腾云学校任教,黄秉光得以跟随哥哥到该校就读。周田是叶挺的家乡,而当时同在学校任教的陈卓英是永湖麻溪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又是黄秉光兄弟俩的堂舅父。在陈卓英的引导下,两兄弟相继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在陈卓立(陈卓英堂哥、叶挺同学)推荐下,黄秉尧投奔叶挺,参加了新四军,此后一直留在部队,1962年7月因病逝世。
1938年,香港惠阳青年会回乡救亡工作团来到周田村活动,黄秉光参加了工作团的宣传工作。1939年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驻扎麻溪活动,黄秉光则回到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宣传搞得很活跃,引起当地反动势力注意,上级指示黄秉光转入地下工作。
1941年,黄秉光到燕贻学校任教。同年,任麻溪党支部负责人。这期间,他把邻近的几间学校师生联合起来,义务办起了夜校,吸引穷苦百姓来上课,以此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当时,为避开耳目,方便联系党员,黄秉光搬到离家几里远的一个小山村居住,以养鸡为掩护,接待来往的地下党员。黄秉光的母亲陈金友在儿子的教育启发下,也积极支持革命工作,对来往的党员同志视如亲生儿女,积极协助儿子做好接待和送信等工作。
1943年,因为黄秉光在麻溪的活动被敌人察觉,组织把他调离家乡。东江纵队第六支队成立后,他任支队副官,不久升任负责军需的职务。1946年2月,黄秉光为掩护战友牺牲于海丰县,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