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石化区吸引众多石化中下游企业落户。这是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分析室。
大亚湾石化区管道、塔罐密布。
船舶在惠州港装卸货物。
俯瞰大亚湾石化区。
“惠州第一炮”掀开亿吨大港建设序幕。
大亚湾畔,海风徐徐,涛声阵阵,宽阔笔直的大亚湾石化大道两旁,纵横交错的管廊、高耸林立的塔罐之间点缀着簇簇红花绿树,构成一幅热闹和谐的画面。
励精图治、只争朝夕。在中海壳牌、中海油惠州炼化两大龙头带动下,国内外众多石化中下游企业纷至沓来,扩张并丰富着大亚湾石化区的版图和高质量发展内涵。如今,大亚湾石化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石化园区30强榜首,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以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高端石化产品为主线,重点发展芳烃下游系列产品、化工新材料和专用精细化学品的上中下游全面发展的石化产业格局。
在惠州谋划发展石化产业30多年后的今天,民记走读团走进石化区、港口码头、企业厂区,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一线挖掘大项目建设背后的故事,解读惠州石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
一个项目
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落户拉开石化产业建设序幕
上世纪80年代,惠州还是以传统经济为主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缓慢。1988年惠州设地级市时,惠州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8亿元。
面对改革开放大潮和周边城市的迅猛发展,时任惠阳地委、行署领导开始思考如何发展本地经济。
1982年春,广东省组织了一次海岸带自然资源考察活动,在3个月的时间里,一批专家和地方领导干部集中对大亚湾、大鹏湾、红海湾进行调研考察、交流探讨。原惠阳地委书记、惠州设地级市后首任市委书记邓华轩虽已耄耋之年,但他对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
正是在这次考察中,惠阳地委领导班子不但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惠州的区位优势,还认识到大亚湾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天然航道,可建10万吨级深水良港,能提供充足的工业用地。
经过谋划,惠阳地委提出以构建支柱产业的思路来布局工业构架:以惠州地区为中心,引进电子产业项目;以大亚湾沿海为龙头,引进重化工业项目。
这一决策埋下了惠州发展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支柱产业的种子,深刻、深远地影响着惠州未来40年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都在建小型炼油厂,在惠阳地委做出“挪屁股”发展工业的决策后,1987年,惠州市(现惠城区)曾提出建一个年产60万吨的炼油厂,并为此引进茂名石化工程师黄成和来研究这个项目。正是在做炼油厂的前期研究中,惠州获悉中海油和壳牌公司有意合作,计划在国内建石化大项目的信息。
惠阳地委领导班子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并且它一定需要大港口作为配套,大亚湾有优势!惠阳地委迅速成立争取项目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短短一个多月,便形成了100多万字的资料。
1988年4月,惠州市乡镇党委书记会议召开,提出了大力开发大亚湾沿海经济带的构想。同年夏天,中海油和壳牌公司的专家首次来大亚湾实地考察,邓华轩送上了这100万字专业翔实的资料。面对详尽的推介资料,专家组成员非常震惊。历经多轮考察、洽谈、磋商、会谈,惠州终于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1989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英荷壳牌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南海石化项目意向书;1991年1月,中方股东向国家计委提交南海石化项目建议书,1月26日获批准;1998年2月,中荷双方在荷兰国会大厦签订南海石化项目框架协议。
这意味着南海石化项目基本敲定,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郑永和记得,消息传回惠州后,举市振奋,“大家对惠州今后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2000年10月28日,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合营合同在北京正式签订,标志着项目落户惠州。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也是中国一次性利用欧美资本最大的合资项目。该项目的落户,也一举奠定了惠州成为石化强市的基础,改写了惠州的产业格局乃至城市定位——使惠州产业空间向沿海推移,带动城市空间向沿海发展。
一个港口
“惠州第一炮”奠定惠州港亿吨大港雏形
发展石化产业,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大亚湾开发区临海且拥有优良的天然航道,为发展石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88年夏天,中海油和壳牌公司首次考察大亚湾后,同年9月,中共惠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对惠州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进行了具体部署:以大亚湾开发为重点,建立大港口,引进大工业。
这一决策进一步为惠州实现从沿江城市向沿海港口工业城市跨越奠定基础,同时也意味着,惠州市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抓港口开发和加速引进大项目上来。
1990年5月25日,随着一声巨响,原先矗立在大亚湾海边的石坳岛被削平,一块巨大的新陆地取代了原先长500米、宽400多米的海峡。这就是全国闻名的“惠州第一炮”。正是这一炮,奠定了惠州港的雏形。
“当时采用了定向爆破方式,640多吨的炸药让海湾几乎一瞬间被山石填满,原先的海峡不见了,一块碎石堆砌的新陆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回忆起当时惠州港建设的情景,惠州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经理、高级工程师赖振彪仍惊叹不已。
在“惠州第一炮”打响之后,惠州港建设进入快车道。1991年1月27日,惠州港实施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港大爆破,用3200吨炸药松动土方520万立方米,这也是国内港口建设史上最大的一次松动爆破。1992年10月28日惠州港正式投入运营。第一期工程建成3万吨级和1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各一个,3万吨级油气码头泊位一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00万吨。
20多年后,一座亿吨大港巍然屹立于珠江口东岸。建港20多年来,惠州港经历了从小港到大港的华丽变身,在珠三角海港版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如今,惠州港已建成国家一类口岸,形成了“一港四区”(荃湾港区、东马港区、惠东港区和内河港区)发展格局,也为大亚湾石化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创造了重要条件。
每天,油品从停泊在码头的轮船卸下后,直接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石化区各企业,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站在荃湾港区码头,看着一艘艘停泊的巨轮、一条条从空中穿过的输油管道,民记走读团为惠州港与石化区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感慨万千。
据了解,目前,惠州港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6个,航线11条。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3个(含30万吨级和15万吨级泊位各2个),总吞吐能力1.03亿吨。其中,总投资4.1亿元的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于今年2月交工验收。
一次搬迁
创新筹资方式,提前完成村庄搬迁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即原南海石化项目,2000年10月28日签约后改名)落户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项目所在地村民急需搬迁。但基础建设、移民搬迁所需的巨额经费成为摆在惠州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大难题。
2000年,惠州GDP接近400亿元,财政资金薄弱。郑永和记得,当时惠州算了一笔账,项目配套工程、填海、平整土地、搬迁、村民安置等花费将超过16亿元,以惠州当时的财力,根本没有办法和能力拿出这么多钱来搞建设,也没有多少资产可以抵押。
怎么办?郑永和创新探索了一条路子——他找到了省工商银行,以项目的地方预期税款作为抵押进行贷款。
“当时,他们行长说,你现在分管财政,但你以后离开这个位置,我找谁?”郑永和便提议,让人大做个决议同意市政府这样进行贷款,这才顺利借到了13亿元,加上省支持了3亿元资金,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当时市委、市政府特别要求按最高的土地补偿标准补偿给村民,同时惠州自己也制定了政策,在两年时间内每月再补点钱给村民作为过渡时期的补偿。郑永和记得,当时省领导还问怎么花这么多钱,“我说因为大亚湾这批村民为这个项目作出了重大牺牲。”在长达10年的谈判时间里,村民们被要求不得扩建、扩种,房屋、田地均要维持原状,他们都遵照执行了。“我去看过,有的家庭一家人挤在一起生活,有的人甚至要睡厨房。”
而为了项目的如期动工建设,2002年,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的机关干部立下不完成搬迁不过年的“军令状”,并在搬迁村奋战到腊月二十九,如期完成移民安置任务。最后比计划提前2个月将土地交给项目方,让壳牌公司惊叹不已。
东联村便是为中海壳牌项目建设用地所需率先搬迁的移民村,从霞涌搬迁至现址西区上杨。
2002年2月5日,腊月廿四,恰逢南方小年。时年30岁出头的大亚湾霞涌东联村村民黄庆存和家人收拾好家当,一边的汽车已经启动,隆隆的发动机声音是告别故土的配乐,也是迎接新生活的号角。挥别故土,让村里许多老人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约20年后,当民记走读团走进西区东联村,东联路车水马龙,道路两边的住宅楼井然有序,沿街商铺依次排开,人们来来往往,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如今,黄庆存已是东联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搬迁近20年来,东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从原来山清水秀的村庄变成楼宇整齐的社区,环境更美了;村民就业机会多了,但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不变,从耕田种地、出海打鱼到进厂做工、创新创业、出租房屋、月月分红,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小学搬迁改扩建后教育质量更好了,孩子们坐进更加宽敞明亮的教室。
“新一代村民在这里出生、长大成人。”黄庆存说,近年来,村里每年都会出20多名大学生。为了记录村庄的历史变迁,让后代更了解村史,热爱家乡,东联村正计划挖掘史料、实物,打造村史馆。
飞速崛起
石化产业成长为惠州市新兴支柱产业
2004年,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唐凤灵来到中海壳牌,亲历了大亚湾石化区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惠州经济的腾飞。
“‘廿国开拓者,两万又五千,肤色虽相异、灵犀自使然’是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建设现场的真实写照。”唐凤灵犹记,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有90多家承包商为南海石化项目提供服务,共签署工程合同280多个,现场有来自20多个国家以及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38个月的建设期间平均每天有17000名工人施工,高峰期现场的建设人员达25000人。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却有共同的目标——高质量建设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劳累了一天后,“洋人们”喜欢在澳头安惠大道两旁的酒吧里欢聚、畅谈。“当年的大亚湾被誉为惠州最具国际范的区域,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国内国际化工的最佳实践与先进的安全环保管理理念的引入,迎来了大亚湾开发区的快速发展。”
在大亚湾石化区建设中,人们对“三棵树”的故事津津乐道。6月2日,民记走读团在石化区看到,位于海边的三棵古树枝干粗壮,它们撑起无数枝叶,形成一顶圆形的绿色华盖,生机勃勃。
它们中两棵是细叶榕,一棵是龙眼树,树龄均超过100年,走过战争年代,又见证了大亚湾石化区从零到崛起的全过程。但在惠州人眼里,它们更重要的意义是,它们是大亚湾石化区“环保、安全”发展的象征。
原来,在中海壳牌一期项目施工中,三棵树曾被人出资挖走两棵,所幸被及时发现后追了回来复种在原位。
在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这样的插曲比比皆是:为了保护施工现场的一个鸟窝,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方案,等鸟儿孵出后,才将鸟巢搬走;为了让海底的珊瑚不受引堤施工影响,聘请专业队伍把部分珊瑚移植到邻近海域,并定期监测它们移植后的生长情况……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惠州的领导干部对“环保、安全”发展理念也从初步了解、认可到坚定推行。多年来,“环保、安全”一直被视为石化区招商发展的门槛。
经过10多年的论证、洽谈、设计和2.5万名建设者3年多的紧张施工,2006年初,中海壳牌一期项目成功投产,这个引进了13项世界领先技术(含壳牌专有技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模式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企业,实现了优质运营和安全绿色发展。
而对中海油来说,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实现了中国海油产业链下游对外合作的突破。2005年,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的前身——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成立,中海油炼化板块专业化管理开始起步。
2009年,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投产,是当时中国首套单系列最大、专门用于加工高酸重质原油的炼油项目,也是国际上第一座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质原油的炼厂,标志着中海油惠州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在中海壳牌一期、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两大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世界各地和国内众多大集团企业纷纷前来大亚湾投资或寻求合作。
6月2日,民记走读团走进大亚湾石化区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厂区看到,各种机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数台小型叉车来回穿梭,正源源不断地把打包好的产品搬运到仓库。
李长荣集团是台湾最大的溶剂和橡胶生产制造商,2006年1月,该集团到大亚湾石化区开设了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是较早追随中海壳牌进驻大亚湾石化区的中下游化工企业之一。
“上游原材料通过管道就可以输送过来。”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明毅认为,大亚湾石化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天然深水良港惠州港,以及上游原材料苯乙烯、丁二烯的“隔墙供应”,不仅确保了原材料运输安全,也让公司节约了运营成本。
自2008年3月一期溶液丁苯橡胶建设项目投产至2019年6月,该公司在短短13年里先后四次扩容提产,目前已成为一家产能领先全球的热可塑性橡胶制造商。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一批批拓荒者聚集大亚湾,投身石化区建设,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无数惠州人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识,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日夜兼程只争朝夕地建设大亚湾石化区。
中海壳牌一期项目投产后,短短五六年间,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60个石化中下游项目落户大亚湾,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3.1亿元,增长41.2%,实现年均62.5%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石化产业集群,石化产业成长为惠州市新兴支柱产业。
亲历者回忆当年
●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郑永和
高起点推动大亚湾 石化区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南海石化项目落地过程中,壳牌公司对安全和环保的坚持,对我们高起点发展石化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大亚湾石化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那时候我分管大亚湾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经常被他们的做法所触动。例如在做可研报告时,壳牌把所有风险叠加起来研究,他们的态度是,做得到就做,做到不的话,前期研究投入即使损失了也是值得的,因为可以避免后面更大更长期的损失。
当时,几位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议的银行专家跟我讲,参与了这么多个项目的研究,这个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最好的,因为这意味着贷款的风险很小。
在项目建设时,工人们施工中发现一棵树上有鸟窝,里面还有鸟蛋,小鸟已快要出孵,壳牌公司为此不但施工时避开这棵树,还请来专家鉴定,发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于是等小鸟出窝并飞走后才铲掉那棵树继续施工;在海底管线铺设时遇到一批珊瑚,他们不但把珊瑚移走,还坚持后续观察。
所以,我们在建设石化区时就很坚定,我们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我很欣慰,当初我们定下的门槛,大亚湾石化区一直在坚守着,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地成长、并可预见地会更优秀,很舒心,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