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培在喂鹅。 本报记者刘艳霞 通讯员周红燕 摄
“以前盖新楼房想都不敢想,现在好了,花10万元盖起了一层90平方米的新楼房,还进行了精心装修,不久的将来还计划盖第二层。”今年38岁的博罗县泰美镇赤岭村良田围村民小组村民张金培指着装修气派的新楼房感慨地说,他从2011年9月开始着手盖新楼房,加上装修共花了1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了3万元。“目前已经装修完成了,计划春节前搬进去住。”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不仅让不少像我一样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让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村里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卫生居住条件了。”张金培笑呵呵地说。
帮扶干部进村带来养殖点子和技术
1月9日上午,阳光灿烂,记者走进张金培的家,看到的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显得十分气派。说起以前的窘况,张金培十分感慨。他说,自从在市农业局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养鹅以来,他家的人均年纯收入从以前的1500元左右飙升到现在的21200多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市农业局帮扶干部邱兰英挂钩扶贫张金培家。“当时家里全部的经济收入就靠我一个人在外面打散工,每个月不到1000元。”张金培说,帮扶干部了解到市场上鹅不愁卖,而且价钱也不错,于是动员张金培开始养鹅。“帮扶干部邱兰英给了我一些钱让我去市场上购买鹅苗,市农业局还经常组织农业专家到村里给我们培训养殖技术,告诉我们养殖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如何科学养殖的方法,感觉很有用。”张金培说,他从最开始养几十只鹅发展到现在一年出栏三四次,每次出栏200多只到500多只,平均每年养殖家鹅1500只左右。
贫困户全部脱贫,省级贫困村“摘帽”
张金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他家的收入账:养殖一只鹅购买鹅苗约需要20多元,饲料费用需要30多元,打针喂药需要10元,成本约需要60多元,70天左右可以出栏,每只成年的鹅大概养到7.5斤到8斤,按照14元每斤计算,市场价可以卖到105元左右,每只鹅大概可以净赚40元左右,1500只鹅每年可以净赚6万元,加上养30头猪纯收入有15000元,养殖200只鸡纯收入达6000元,以及种植4亩水稻、1亩番薯、2亩花生等的收入,家庭年纯收入达到10万多元,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据了解,博罗县泰美镇赤岭村是省级贫困村,共有村民164户、824人,有贫困户37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户。2012年底,赤岭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2.6万元跃升为13.15万元,摘除了贫困村帽子;30户挂钩扶贫户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飙升至8000元以上,没有劳动能力的7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实现了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