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市园林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挂出关于《惠州市民公园一期惠州长卷文化浮雕深化设计方案》的公示说明,位于市区江北的市民公园将设置反映惠州多元文化、东坡寓惠文化、民主革命策源地等文化主题的浮雕墙。
浮雕墙效果图。 本报记者谭 琳 摄
据悉,该项目位于惠州市政府对面市民公园一期工程,整体以“惠州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内容包含东江、东坡、东征、东纵、东樵等代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文气质,不同时代精神的文化时期,将惠州文化展现在四块大型历史文化浮雕墙,是本次市民公园雕塑项目的重点。本着“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原则,采用长卷式的构图方案来展现人物场景,期以恢弘的审美意趣以及真实的叙事表现,来打造集艺术欣赏、文化教育、纪念时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完美公共艺术作品。
根据方案,惠州市园林局目前设计有东坡寓惠、东樵(罗浮)、东江革命文化、东江文化四浮雕。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惠州文化题材不同时期的风格各有特点,采用长卷式的构图方案来展现人物的故事场景设计,让四面浮雕墙有更好的整体效果和独立的板块叙述故事。
四文化浮雕墙简介
浮雕墙一
主题:东坡寓惠
尺寸:(画面部分含框)高4.1米×长32.5米(墙面部分含夔纹)高4.5米×长32.5米
简介:以东坡在惠州美名流传的事件为题材:自左向右依次为东坡从中原带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插秧机械“秧马”和“水碓”“水磨”等;东坡捐犀带带领百姓修建东、西新桥解决行路难题;研究草药技术,开垦小圃五味药园解决当地百姓缺医少药问题;挖井、建营安军,赈灾恤民,施药义葬等。
浮雕墙二
主题:东樵(罗浮)
尺寸:(画面部分含框)高2.5米×长22米(墙面部分含夔纹)高3米×长22米
简介:以罗浮山多元文化为题材:以岭南第一山、摩崖石刻罗浮为中心,自左向右依次为禅宗大玉禅师佛教拳术的传播,为惠州龙形拳、白眉拳、李家拳的起源;明代理学家湛若水讲学;鲍姑洗药,道家代表人物葛洪、著书《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发明百草油,羽化成仙;助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见诸《肘后备急方》;再现广东四大名市之一罗浮药市的昔日繁闹及罗浮山下杏花村的恬美。背景为象征罗浮山九观十八寺的佛教代表性寺院华首古寺、南楼寺、宝积寺,道教冲虚古观、黄龙古观;象征理学中心的豫章书院、静观书院、张留书院;象征罗浮山仙山龙脉的云龙、双鹿、仙鹤、五色雀、七子松及罗浮山代表性中草药青蒿、艾草、九节菖蒲、灵芝等。
浮雕墙三
主题:东江革命文化
尺寸:(画面部分含框)高3.7米×长46.4米(墙面部分含夔纹)高4.4米×长46.4米
简介:以叙事的手法分两部分展现了东征·东纵的光辉历程:自左向右依次为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取得胜利场景。首先是1925年2月15日东征军在淡水城与敌人激战的壮烈场面,攻克淡水城后向东挺进。当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10月14日东征军摧毁惠州府城北门城墙,组织攻城“敢死队”以竹梯登城攻入城内,取得攻城胜利。
第二部分以东江纵队大事记为题材,以叙事的手法展现了东纵的光辉历程:从左至右依次为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并占领惠州城,东江下游沦陷;中共广东党组织果断地挑起了领导人民群众展开抗日斗争的重任,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组织群众起来保卫国土,抗击敌人;百花洞战役,粉碎日军围剿;东江纵队坚持敌后抗战,破坏铁路;1941年底香港沦陷,广东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秘密转移滞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人到大后方,途经惠州中转站—东湖旅社;以日军投降,军民共庆抗战胜利为圆满收尾。
浮雕墙四
主题:东江文化
尺寸:(画面部分含框)高3.9米×长28米 (墙面部分含夔纹)高4.6米×长28米
简介:整幅浮雕长卷以惠州民俗文化为题材:自左向右依次表现了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惠东渔歌、凤舞、元宵舞龙、李家拳、小金口麒麟舞、惠阳皆歌、舞火狗、客家九大碗烹饪技艺、龙门农民画等农家文化艺术。背景为惠州辖区内各代表性民居:惠阳会龙楼、惠东平海古城、博罗龙华旭日古村、惠城横沥墨园村、龙门功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