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光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在惠阳区良井镇有这样一个村:农业不是那个农业,叫“农业旅游休闲综合体”;星星却还是那颗星星,村民努力追求美好生活,村庄成“明星村”。
她叫矮光村。记者近日走访该村了解到,作为惠阳区以市场化模式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发区之一,矮光村永新村民小组的农旅项目建设主体已基本完成,这个曾经破败的村民小组已打造成为拥有客家文化区、花卉轻养区、农耕体验区等的农业旅游休闲综合体,将激发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乡风文明纠纷少
走进矮光村,平整宽阔的沥青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的民宅和绿油油的菜地错落有致,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矮光村是惠阳区革命老区之一,面积8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宜居村庄”“市级生态村”“广东名村”“广东省文明村”和“全国文明村”。
提起矮光村的新农村建设历史,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仁聘把记者带到了矮光学校旁边的文化广场。“之前,家长等候小孩放学没有一个好环境,加上以前村民没事做就打牌,所以有个休闲的地方很重要。”李仁聘和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在学校旁边修建广场。当时,惠阳区推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广场建造及河道整治成为首个入选项目。经村民民主议事决策,村里投入200多万元,政府财政给予奖励补助。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仅用半年时间,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就建成了。
广场设置宣传栏,宣传道德和法治等内容,村里随后又陆续建了一些小广场。
良井镇农办干部杨浓娣介绍,村民经常到广场休闲娱乐,组织起来的广场舞舞蹈队还到市里参赛,文明乡风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更渗透在村民的意识里。
有村干部说,村民近些年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越来越少,村干部很多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
美丽村道引客来
要致富先修路。早在2003年,矮光村长2.9公里的水泥主村道建成通车,为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打下基础。2011年,村里在路边种上园林绿化树,成为一条样板村道。
近年来,每当油菜花开之时,矮光村的村道便会车水马龙,游客下车观赏和拍照。村民的农产品随之有了销路,附近的餐馆也热闹起来。
尝到路通财通的甜头后,2016年以来,结合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村“两委”干部带领下,矮光村村民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目前已完成村道路面硬底化11.7公里、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底化11.35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李仁聘牵头打通了一条长2.5公里的沿山村道。“山边几十年来都没有路,当时有村民也提出疑惑,但路通后土地资源可以利用起来。”李仁聘说,山边原来有几百亩果树,由于交通不便而荒废,道路修好后不仅将7个村民小组串联起来,而且可以通往周边行政村。更重要的是,该路修成环山绿道,供村民和游客休闲游玩。
推进文旅项目建设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后,矮光村开始谋划产业发展。与大部分农村一样,农业是矮光村的主要产业,此前村民主要采取零散式耕作方式,也有些村民将土地出租,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理想。“我提出以村的名义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础的模式,实现土地流转。”李仁聘说,土地出租解放村民的劳动力,村民不必再被一亩三分地“套住”,青壮年外出务工可增加经济收入。
目前,通过村企合作共建,吸引了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进驻,已建成集喷灌、大棚和有机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李仁聘说,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产业导入方面,我们主推乡村文旅+科技型农业。”李仁聘说,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矮光村大力推进碧桂园矮光文旅项目建设,结合乡村休闲道及驿站,发展以农事体验、农产消费、休闲骑行等元素相结合的田园骑行观光线。
谢美瑾嫁入矮光村30多年了,她曾在深圳工作了7年,去年回到村里担任碧桂园矮光文旅项目保洁员。“月工资差不多有3000元,主要是在村里工作离家近,还能种点菜照顾家里。”谢美瑾说。
故事
破屋轻轻松松变靓 村民高高兴兴分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惠阳区积极探索提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李仁聘看到了希望。“绿水青山怎么才能转化为金山银山?”李仁聘说,结合矮光村实际,他想把荒废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发展农旅融合项目。
经过前期工作,矮光村成为惠阳区以市场化模式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发区之一。2018年3月1日,矮光村与碧桂园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旧村改造项目,采取“保底租金+盈利分红”模式与村民合作,将“空心村”打造成文旅景区,村民一次性收到了3年保底合作费362万元,以后项目产生效益还能拿到20%的利润分红。
协议签订一个月后,村民李大叔在村委会领取了碧桂园文旅项目合作款,不少村民也高高兴兴填表领取了自己的合作款。
“这些废弃房屋无人问津,而今破败的村庄将变身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村庄变漂亮了,村民又有收益,何乐而不为?”李仁聘介绍,该村首发区的两个村民小组共有80户村民的100多栋废弃房屋。
该项目先行启动了矮光村1500亩用地,重点激活山林、田园、古村落等资源价值,建设经营花兮养生、客家文化、农耕体验、田园印象、自然探索、禅修中心等产业项目。目前,矮光村永新村民小组的农旅项目建设主体已基本完成。
对话
推进项目建设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
记者:矮光村在推进项目建设上有什么经验?
李仁聘:从项目筹备到启动建设,如今快要建成开放,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工作的领导核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党组织队伍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振兴乡村的生力军,带领广大群众致富。
记者:村里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什么?
李仁聘:矮光村将紧紧抓住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全力推进矮光碧桂园文旅合作项目,全面拉动集体及村民收入,让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