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惠阳良井霞角村打赢人居环境整治硬仗

2019-07-09 16:17:32 来源:惠州日报

  采访霞角村的振兴故事,是在一间“猪舍”开始的。“我们现在坐着的地方,以前是一间废弃的猪舍。”在听到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顺波介绍前,记者看不出所处的书吧,居然是猪舍改造而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杨顺波对此深有感触。他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环境好了、空间有了,才能带动产业兴旺,引进资金助力乡村发展。

  近年来,霞角村发动全民参与,大力优化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基本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从环境破旧,到破“旧”立新,这个有500多年历史的省级古村落既有环境的美化,更有观念的更新,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改革开放示范百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目前正在上演“筑巢引凤来”。

  

  整治环境谋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杨顺波2013年回村里工作,2014年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他一心想着发展村里的产业,帮家乡谋发展,却碰了一鼻子灰。

  “找了好几家企业过来考察,但看到村里破旧的环境,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来。”杨顺波说,他决心先把村里的环境整治好,让入驻企业有信心。

  建公园、修村道、清污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霞角村近年来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居环境整治工作,致力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村道巷道硬底化、美化亮化、自来水安装、污水处理等民生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作为惠阳区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5个建设主体村之一,霞角村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惠阳客家特色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曾经“脏乱差”的形象消失无踪。

  变

  脱胎换骨风景好

  “以前这里是猪舍、厕所,还有杂草地,又脏又臭,现在建成了小公园。我们来这里散步聊天,亲戚朋友来了也说风景好。”霞角村村民邓云香对家门前的古韵公园赞不绝口。

  原来,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新农村之前,村民们的休闲娱乐只是靠着一棵大树几张矮凳纳凉闲聊,相关文体设施缺乏。如今,该村“脱胎换骨”,不仅有文化室、村史馆、图书室等文化场所,新建的公园更是环境优美、树木葱茏,园内的亭台楼阁、文化长廊成为了村民和游人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并成为村里倡导文明礼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

  “霞角村环境优美的下园公园和古韵公园,由村民自发捐地筹资修建。”杨顺波说,建设美丽乡村需人人参与,该村在整治过程中充分发动村民,体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霞角村是有着2000多人的古村,现存大福地、水尾仔、城内等9座客家大围屋,其中4座是市文保单位。这些围屋建造于清代,气势恢宏,是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客家古建筑。经华侨、港台同胞及当地群众筹资修缮扩建后,成了亭楼相映、鸟语花香、清幽淡雅的园林式游玩胜地。

  

  企业频抛“橄榄枝”

  为使良井农产品走出去、全球商品走进来,霞角村建设了农村电商——新良井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霞角村的农副产品可以从这个平台销往外地。”走进村委会大楼旁边的服务中心,一块触摸显示屏内显示着各类农副产品。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设有平台数据中心、物流服务、仓储服务,主要是负责统筹调配和管理产品、服务,协调各村资源共享,为各村服务站提供支持和支援等。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由民房改造而成,设有书吧和服务驿站,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中心内还设有共享电单车停放点,扫二维码就可取车,方便村民出行及游客畅游乡村。

  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变,让村民们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改变以往看法,向霞角抛出了“橄榄枝”。目前,霞角村已引入并建成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1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供港、供深蔬菜种植,以及花卉盆景等项目,并开建了一批民宿项目和农家乐饭店,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故事

  村民无偿出让土地建公园

  去年以来,因党建工作亮点突出,霞角村成为各地调研学习考察的“打卡地”。“我们以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为目标,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指引,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党建基础。”杨顺波说,该村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落实“群众点题、书记领办”机制,坚持每年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项目建设,推动了大福地后山公园建设民生实事有效落实。

  在推进党建过程中,有效地带动村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乡村建设。如下园公园的建设地原来是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不少村民还在那里种了果树。通过村党总支部的策划,在党员的带领下,村民投工投劳,并无偿让出这片涉及约30户村民的土地。

  “以前村口那片地都是废弃的猪舍、牛舍,很脏很乱,村里提出建下园公园的时候我很赞成,但当时还有个别村民不同意。”村民杨利华是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和其他党员一起给村民做工作,宣传建公园的好处。同样,古韵公园的建设也是由群众自发捐地筹资共同修建。如今,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当时想不通的村民,现在都觉悟了。”杨利华说,村里的环境整治好了,受益的是村民,大家都感受到了美化绿化乡村的好处,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对话

  重点推动产业发展 引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记者:霞角村特色古建筑比较多,怎么保护和利用?

  杨顺波:村域内除4处文物保护单位外,仍有大片客家古建筑,极具特色。目前已有一处古建筑正在修缮,预计打造客家民宿,村内其他特色古建筑可结合村庄未来旅游发展,进行修缮改造,加以利用。此外,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完善,接下来建设重点由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转为推动村内产业发展。

  记者:在产业振兴上,霞角村有什么打算?

  杨顺波:霞角村将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前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正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型。除外,霞角村还积极打造以东江客家文化体验为主,水产养殖、农业采摘为辅的客韵生活体验区,吸引了一些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落户,接下来会不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引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作者:刘建威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