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辉的母亲帮忙照看甜豆角。 本报记者罗孝宗 黄秀霞 摄
甜豆角是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镇的民间传统食品。它甜酸可口,是饭前的小吃和开胃菜。如今,除了村民自己吃,甜豆角还走出农家,畅销深圳、东莞等地和惠州各县(区),深受城里人喜爱。日前,记者在公庄采访时,碰到当地有名的“公庄”甜豆角创始人谭建辉,了解了甜豆角加工技术和他的创业故事。
打工仔回乡办甜豆角加工作坊
谭建辉的甜豆角销售点就在公庄圩镇上。走近档口,就有一阵阵甜酸味飘来。只见屋子里摆满了腌制好的菜制品,除了甜豆角,还有萝卜、柠檬、菜头、蒜头等品种,都用塑料罐子装着,贴有“公庄”字样的商标。
聊起甜豆角,谭建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的技术都是跟母亲学来的。原来,腌制甜豆角是公庄当地很久之前就有的一种技术。以前祖辈们把吃不完的鲜豆角放在盐水中保存,这样不容易坏。后来又加了一些砂糖,于是豆角就变成了酸酸甜甜的味道。甜豆角的腌制技艺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谭建辉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吃母亲腌的甜豆角。长大一些后,当母亲腌甜豆角时,谭建辉就在一边帮忙。慢慢地,他也懂得了一些基本技巧。
成年后,谭建辉先后去到深圳、东莞等城市打工。2003年,已有了老婆孩子的他最终决定回家乡另谋生计。做什么好呢?思来想去,一件偶然的事情给了谭建辉启发。那年春节,在城里工作的亲戚带了一些朋友回家过节,他们吃了家乡的甜豆角后都赞不绝口。回城的时候还带走一些。“甜豆角加工后可以卖给城里人。”谭建辉眼前一亮。为慎重起见,他又特意到城里的一些超市和餐馆做了调查,发现已经有不少农家特产在市场上卖了,而且很受欢迎。“就做甜豆角生意。”谭建辉心里打定了主意。
2004年,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谭建辉开了一间甜豆角加工作坊,并在圩镇上找了一个档口销售,走上了创业之路。
改进技术注册商标创品牌
果然,甜豆角档口在街上一亮相,马上吸引了不少顾客。闻着那一阵阵诱人的甜酸味,很多人都被吸引到店里。开张不久,谭建辉的小店就远近闻名,每天顾客盈门。后来看着谭建辉生意好,别的村民也纷纷效仿,卖甜豆角的档口一夜之间多起来,生意很快就淡了。
制作甜豆角的工艺,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的产品怎样才能胜出呢?谭建辉请教了一些朋友之后,决定进行创新。一方面,他增加了品种,如蒜头、菜头、柠檬、萝卜等多种腌菜,并且调成偏咸、偏甜、酸辣等各种不同的口味。另一方面,他还改进了包装,原来都是用瓦罐装,既笨重又容易打烂,携带不方便。他引进了专用的塑胶食品包装罐,这种包装推出后深受顾客青睐。
然而在推销过程中,谭建辉也遇到了难题。一些没听说过甜豆角的外地客人,看见他的甜豆角没有牌子,就不敢买。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甜豆角长期发展下去呢?经过了解,谭建辉想到了搞标准化生产。于是他到工商部门登记了营业执照,给自己的甜豆角注册了商标,同时到卫生部门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有了这些证照,顾客就可以放心买了。
每年卖甜豆角约2万公斤
如今,谭建辉的甜豆角不但供应本地餐馆、商店,还畅销深圳、东莞等地。
“一罐卖15元,平均能赚4元左右。按照目前的销量,我每年要卖掉甜豆角1.5至2万公斤,有8家农户长期给我供应原材料。”谭建辉介绍,目前他还没有拿到QS标志,还不能进超市销售。谭建辉决心继续做大甜豆角生意。记者看到,他在大陂村的新工厂已落成,有腌制间、包装间、检测间、办公室、仓库等,房子内壁全部铺设瓷砖,外墙也粉刷一新,非常整洁。
“接下来还要引进现代工艺提高技术水平,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推广,打响品牌了。”畅想未来,谭建辉信心十足。他表示,下一步将寻找外面的大型食品企业进行合作开发。这样就能扩大规模,把别的农户也带动起来,摆脱目前全部依靠小作坊生产的模式,打开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