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城乡发展,惠州市将力争用5年时间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本达到城乡学校设施大体一致,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大体一致,教育教学水平大体一致,管理水平大体一致等。
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市计划到2010年,城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初中阶段入学率不低于99%,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到2011年,城乡90%以上学校达到规范化水平,70%以上的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70%以上的县 (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县(区),惠州市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
撤并办学效益低的薄弱学校
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各县(区)将根据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目标,研究制订各地具体的工作计划,并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布点、生源人数、发展前景等因素,对条件较好,生源较集中的学校,要加快建设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对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低的薄弱学校,可根据实际予以撤并,并保证不因此产生学生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
开展“爱国爱乡月”活动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
据悉,惠州市在抓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特别是农村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和科学人文建设,营造绿色生态、优美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各学校将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养花,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除尘、减噪、调节空气等生态功能。2010年前,校园内除硬化地面和活动场所之外,做到全部绿化;还要经常整治校容校貌。校园内要做到无坑洼、污水、杂草、杂物和垃圾,消除随地吐痰、乱停车、乱张贴、乱涂乱画等不良现象;将积极开展“爱国爱乡月”活动,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农村学校管理层次,推动农村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五科教师”将任课多校
据介绍,惠州市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努力方向是打破 “教师学校所有制”,推进教师轮岗交流。惠州市计划统筹安排农村中心小学与周边小学、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与城镇周边的农村学校、城区优质学校与周边的薄弱学校建立师资轮岗交流。建立小学以镇为单位,初中以片为单位的 “五科教师”(信息技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任课多校的巡教制度,解决一些学校专业教师缺编的问题。
此外,惠州市将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健全惠州市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增长的长效机制,激励广大农村教师扎根乡村,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同时抓紧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促进农村教师成长。通过开展远程网络培训、短期集中培训、“送培下乡”等活动,每年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不少于100学时的培训等。据悉,全市力争于今年底前通过招聘录用、转岗培训、辞退等办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建有简易校园网
据悉,惠州市将完善惠州教育网的建设,使宽带网络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建有简易校园网。同时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惠州教育网资源库,让农村学校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为加快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步伐,惠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都要接入惠州教育网。
此外,惠州市将建立健全扶贫助学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义务教育特困生助学金100万元、普通高中特困生助学金200万元,各县(区)须配套一定经费,以补助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同时鼓励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建立非营利性助学基金或设立各种奖学金。
城乡学校结对以3年为一轮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市将组织全市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开展“六个支援”的下乡活动:支援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师资队伍、实用的教研成果、农村学校驶上信息化快车道、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农村初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同时“捆绑”城乡结对学校,强化城市学校的“连带”责任和农村学校的“跟进义务”,使农村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加快与城市优质学校接轨。
据悉,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时间以3年为一轮,持续3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