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仓人员在冻库对进口冷冻肉制品进行核查。
从在全市率先建成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到借鉴深圳市监管仓通用标准不断优化场地设置、完善系列工作流程;从分管科室对重点防控区域逐一排查,到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小组开展每日监督检查……2021年是大亚湾开发区的“对标找差年”,为高效贯彻落实区里提出的“全面对标找差,努力争先进位,着力在赶超一流中实现新突破”目标,区市场监管局立足本质安全理念,不断对标国内外先进市场监管经验,全面提升市场监管工作实效。
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严格落实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集中消毒及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把好疫情防控关。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不落实“四证一码”、食品溯源不完全、核酸检测和消毒不到位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优化作业流程和场地设施,提高处置水平
今年5月,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进口冻品完成了场地设置优化升级,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作业区和非作业区,建立缓冲区,环境监管由作业区域扩大到整个富利冷库的全库区。记者走访看到,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除了规范作业区和非作业区设置外,其他配套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长足的提升,如设置驻仓办公室、物资储备室等场地,明确标示进货平台、出货平台,对库区配套的专用通道、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也进行了彻底的整改规范等。
“这次改造升级坚持标准引领,既规范了我们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进一步强化了标准化建设和精准化防控。”驻仓监管组负责人说,去年12月,由于监管仓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大家在边学习边实践的状态下仅用一周时间建起了集中监管仓,以坚决的行动和果断的措施织牢织密“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网。“现在,我们的区域设置更加规范,配套场所更加完备,作业流程更加科学,节点衔接更加严密,集中监管仓的全面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他说。
据悉,此次作业流程和场地设施的优化,参照了深圳5月1日起施行的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建设标准。由于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与深圳监管仓的规模、基础、作业量相差甚远,所以大亚湾并没有完全照搬深圳监管仓的做法,而是既有参照,又有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在核酸检测采样方面,对整柜冻品进仓和散户(小批量)进仓采取不同的采样流程,提高了采样的针对性。由外及里、由后至前,逐行多点采样,扩大了采样覆盖面,增加了监测强度。在消毒方面,严格落实逐件六面100%消毒,确保万无一失。
从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设立之初的72小时出入库时间到该流程缩减至24小时,冻品个体经营户对此竖起大拇指。岳兴冻品经营者吴明合说:“监管仓提质增效后,我们极大程度减少了冻品逗留的时间。”
成立疫情应急防控小组加大监管力度
“竭尽全力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排查力度,对一切不利于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日前,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小组在排查时发现,两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存在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未落实、隐瞒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行为、所经营进口冷链食品部分产品无法溯源、部分进口冻品未经核酸检测和消毒上市销售等违法行为,于是,对这两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现场查封了存放进口冷冻肉制品的冻库,强制扣押涉疫进口冻品380余件4300多公斤。区市场监管局按照相关指引,对查扣的进口冻品、工作人员与环境进行核酸检测并全面清洁消毒,所查扣的进口冻品移送到区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
大亚湾区食安办专职副主任谢定锋说,近期,惠州周边城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案例,这不仅对疫情防控产品组的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排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抽调各科室力量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不仅可以替疫情防控产品组分担工作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执法人员在工作一线发现问题,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
驻仓监管组负责人说,疫情防控产品组的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很熟悉,容易导致在工作中凭经验、靠老办法,甚至产生麻痹思想。抽调其他科室的力量组成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小组,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消除盲区盲点,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行为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全链排查。
据介绍,大亚湾区共有进口冻品经营单位32家。近期广州、深圳等部分地区疫情防控级别升级后,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立即成立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严格按照“新五查”(查人员、查产品、查环境、查系统、查制度)落实人物同防。接下来,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将集中力量重点用兵,对农贸市场、进口冻链食品、餐饮店、药店及酒吧等场所开展反复摸排工作,确保重点疫情防控领域万无一失。
大亚湾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专班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工作表,实施人员大轮班,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当前,我们已经连续5周作出应急排查安排,每周出动应急排查执法人员16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