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市惠城区将新建6所中小学校

2013-05-21 09:07:57 来源:惠州日报

  2.jpg

课外时间,学生联系实际探讨学习方法。 本组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2013年惠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将于6月15、16日报名。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再次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哪所学校好?”“选择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农村小学是不是比不上城区的学校?”“这个片区的学校不如那个片区的学校怎么办?”……2013年惠城区市区小学学区范围出台后,不少家长都担心自己孩子所在学区的学校质量比不上别的学校。“家长们顾虑重重。记者从惠城区教育局了解到,这些年来惠城区多管齐下,建设与管理并举,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镇(街道)学校校际间均衡发展

  如果你到过惠城区的一些农村小学,你会发现,仅从硬件设施来看,绝不亚于市区小学。惠城区教育局坚持按照“校际平等、倾斜农村”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经费全额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际平等、均衡投入、适度倾斜于边远山区学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惠城区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呈不断递增状态。

  2012年,惠城区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按小学575元/生/年、初中790元/生/年拨付。小学比省市统一最低标准高出25元/生/年,初中比省市统一最低标准高出40元/生/年,全年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共支出7350万元。2013年,惠城区再次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按小学750元/生/年、初中1150元/生/年拨付,拨付金额将达到11939万元。另外,惠城区每年还投入200多万元,设立了偏远地区教师岗位特殊津贴;每年投入资金近200万元,为全区城乡教师进行免费体检。2013年,惠城区还将推进芦洲、横沥、汝湖仍图片区等偏远地区教师集体宿舍项目建设,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调动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惠城区还实行农村学校教师“镇管校用”制度。已在横沥镇、三栋镇的两个镇小学进行“巡教”试点,主要做法为:一是统一管理。小学教师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管理,中心学校选拔农村“五小科”(信息技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骨干专业教师,根据这些教师的不同情况,在镇中心小学集体办公或在原校办公,“五小科”教师由中心小学统一调配使用。二是统一课程表。中心小学要对所辖学校的“五小科”进行统一课程安排,统筹安排实施“五小科”教学。这一制度将在2014年扩大试点范围,2015年在全区所有镇(街道)学校全面推行,将更有力促进镇(街道)学校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近年来,惠城区不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实现资源配置优质均衡。着眼长远,规划先行,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通过改建、扩建、新建,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约1.38亿元,新建了第十小学、惠南学校、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原址重建了第十一小学,新建学校共解决学位6300个。至2012年底,惠城区校安工程全面完成,实际开工面积19.8万平方米,竣工率达100%,共完成投资约2.7亿元。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惠城区城乡教育差距增大,为缩小差距,区委、区政府以创建省教育强区为契机,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麻雀学校,整合了中小学教育资源,2008年以来,先后停止了3所中学高中部的招生,扩大初中招生规模。今后两年惠城区还将筹措资金约2亿元,新建6所学校,预计将新增小学学位8300个,初中学位900个,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

  好学校还要有好设备,惠城区在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发展的同时,完善学校设备设施,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按照“城乡一体、校际平等、资源共享”的原则,惠城区加快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建设,搭建城乡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校校通”全面实施。惠城区100%公办学校已实现光纤上网,其中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用10M光纤上网的有62所,20M光纤上网的有7所,39所农村小学全部用4M光纤上网,租金全部由区财政支付,每年投入100多万元;2012年投入3832万元,提高班级多媒体综合电教平台覆盖率,支持中小学校更新设施设备等。据初步测算,2013年惠城区还将努力实现“班班有平台”的目标,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

  15所民办学校创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这个学校是民办小学还是公办学校?”不少家长总是将民办还是公办作为考察一所学校的重要依据,而随着规范化办学水平的提高,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差距正在缩小。惠城区从2007年开始把创建规范化学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来抓,促进学校实现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使学校硬件建设和学校管理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惠城区有93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已100%按标准创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在公办学校内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全区现有23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其中有15所按标准创建成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占65%,将于2013实现民办学校90%以上创建成为规范化学校的目标。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惠城区教育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质量均衡。据惠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坚持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利用公共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各学校坚持均衡分班,严禁学校设重点班、实验班。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水北小学等三所学校分别获得全国和省 “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近3年来,全区共有3000多名中小学学生获得区级以上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坚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积极开展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征文、绘画、摄影、科普作品制作、电脑作品制作、艺术展演、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个性特长和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2012年,全区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05%,初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31%。

  坚持以抓教学质量为中心,组织实施有效教学工程、科研促教工程、特色示范工程、资源扩充工程、校本培训工程、环境营造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和质量督评工程等“八大工程”,全面落实有效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全区共有区级以上课题258个,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全区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近两年,全区中考成绩整体大幅攀升。

  在义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惠城区一直重视学校的内涵建设,把建文化、创特色作为学校发展重点,大力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一校一特、一校多特”的特色建设活动。充分挖掘内涵,积淀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走“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发展路子,推动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市区学校形成了惠台“六同”文化、惠港“感恩”文化等,农村学校形成了三栋“演达”文化等一批文化元素,打造出了一批校园文化有特色、有亮点的学校,其中东江小学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第十一小学、第九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第五中学和麦地小学被评为“惠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作者:张雪萍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