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推广“四民主工作法”、成立“外来工之家”、建立“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人大代表和谐责任区”……近年来,龙门县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创新,主动探索经验,积极建设幸福新龙门。
成立“外来工之家”
推出5实招让外来工有家的感觉
2008年6月,龙门县首次在龙江镇试点建立全市首家“外来工之家”,主动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难题,全方位服务外来人员,确确实实让外来工有了家的感觉。为确保“家”长期有效运作,龙江镇党委、政府推出5个实招:一是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二是每年拨付2万元作活动经费;三是引导其完善工作制度;四是作出“三不”承诺:不让1名外来工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1名外来工子女上不了学,不让1名外来工维不了权;五是将“家”事作为大事重点对待。
成立3年多以来,该镇成功调解处理26宗外来工劳务纠纷事件,帮助外来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广东省社情民意调查队到该镇进村入户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镇村民与外来工对社会和谐满意率达99.6%。
首创农户诚信守法档案
村民法律素质提高民风明显好转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龙田镇村民的各类利益纠纷逐渐增多。龙田镇领导班子通过对以往社会矛盾纠纷的梳理和反思认为,一个原因是不良风气侵蚀及社会诚信的流失。只有从根本上培养“诚信守法”的社会风气,才是改变工作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
2009年初,龙田镇村民“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尝试迈出了第一步。全部村民小组建立一个诚信档案,所有农户都按“守信受益”的原则,对信用评估级别较高的个人,符合入党提干、参军条件的,优先考虑;个人创业经办企业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给予扶持。年终镇委、镇政府对村民小组完成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时,会在贷款、低保照顾、困难补贴、智力扶贫等方面优先考虑诚信守法“星级户”,而凡受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违反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安全生产、信访条例和政策的农户,都不能列入诚信守法服务星级户。
经过近2年的工作实践,实施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避免了许多纠纷,还有力地促进了村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知礼诚信风气逐步形成,龙田镇也因此获得了 “省五个好党委”“省刑释解教先进单位”“市依法治镇工作先进单位”“县信访工作最佳乡镇”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造推广“四民主工作法”
广大群众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针对涉及村里114亩集体土地能不能出让用于旅游开发问题,在永汉镇油田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该村4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商定的方案得到全票通过。这是该村用“四民主工作法”讨论村里重大事项的一幕。
“四民主工作法”指的是在村务决策中实行民主提事 (村集体或村民提出事项,形成议案)、民主议事(张榜由群众海议,村民或户代表80%以上通
过并签名)、民主理事(选举产生民主理事和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事(财务公开,定期公布进展情况),改变了过去村干部靠命令开展工作的方式,使以往村里事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得到遏制,真正实现了村里的事情“村民提”“村民定”“村民办”“村民管”。
2005年4月,龙门县选择经济落后、基层矛盾多、干群关系紧张的永汉镇马星村开展实施“四民主工作法”试点,1年多后,马星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过去的 “上访村”“人治村”“贫困村”“后进村”变成了“和谐村”“法治村”“富裕村”“先进村”。
2007年4月“四民主工作法”开始在惠州全市推广;2010年1月“四民主工作法”开始在广东全省推广。目前,龙门县155个行政村运用 “四民主工作法”表决事项落实率达98%。可以说,“四民主工作法”既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也为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有效办法。
种好“和谐责任田”
人大代表每月到责任区了解情况
2008年3月,龙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收到 《龙门县人大代表创建和谐责任区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各级(省、市、县、乡镇级)人大代表开展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创建和谐责任区活动。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响应,大家把这份工作称之为 “和谐责任田”。随着责任的落实,龙门县607名各级代表明确了自己责任区,做到每月1次以上到责任区了解情况,履行职责。确定区内一户有较多困难需要解决的选民作为自己的联系户,重点协助其解决有关问题。
“选区就是自己的家。”这是刘永华当选为龙门县十三届人大代表后说过的话。两年多来,龙门县信访案件大幅减少,代表履职积极性和群众满意度均大幅提高。如今在龙门县,抱着同样态度履职的代表又何止刘永华一人,种好选区的“和谐责任田”已成为每个人大代表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