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博罗:贫困村引进致富项目 贫困户靠种养建新房

2013-07-02 09:51:21 来源:惠州日报

 10.jpg 

在上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项目博罗县长宁中心市场为该县省级贫困村带来良好收益。 (资料图片)


  6月28日,博罗县举行2013年“慈善幸福行”暨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当天,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县直部门、各乡镇及社会人士也纷纷捐款。据悉,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县将大力筹集扶贫资金,开展“千干扶千户”活动,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23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成 效

  298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基本脱贫

  日前,记者走进该县湖镇镇下径村村民赖火富家中,已为人父的赖火富正在新楼房里和一岁多的儿子玩耍。盖新房子、娶新娘子、生孩子……这一桩桩喜事都是扶贫开发工作给赖火富带来的。

  2009年,赖火富和父母还住在五六十平方米的泥砖房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在帮扶单位和挂钩联系人的帮助下,赖火富用他们资助的资金种植蔬菜,发展牛猪鸡等养殖业。渐渐地,赖火富的生活红火起来,盖起了一层半的新楼房。更让他开心的是,他和女朋友结了婚,并当了父亲。

  横河镇嶂背村脱掉贫困村的帽子,向富裕村迈进,是博罗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另一个缩影。而今,嶂背村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其中,横河畲族风情园等项目成为村集体增收致富的来源。

  据了解,在上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县多方筹集资金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选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因地制宜建设致富项目,13个省级贫困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小水电站、乡村旅游业等致富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完善“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的稳定脱贫致富模式,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目前共扶持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引导帮助120多户贫困户参与“公司+农户”生产模式。

  据了解,自2009年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该县298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其中,13个省级贫困村共投入扶贫资金9386万元,转移劳动力3372人,458户贫困户实现100%脱贫,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全县贫困村村道硬底化率、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率、社保参保率等均达到100%。

  举 措

  结对帮扶9个省级贫困村14个市级贫困村

  为了做好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该县于日前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该县将对全县9个省级贫困村和14个市级贫困村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千干扶千户”活动。扶贫挂钩单位和党员干部将与困难群众结成“亲戚”,落实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制度,确保每一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一名干部挂钩联系,不脱贫不脱钩。

  筹集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尽快脱贫。在“慈善幸福行”暨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带头捐款2.86万元。“扶贫济困日”活动期间,该县各部门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慈善募捐活动。各镇动员村、社区村(居)民参与捐赠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贫困村扶贫开发、贫困人口住房改造以及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困难群众大病救治等。

  同时,通过加大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力度,切实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致富能力。其中,由人社部门牵头,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免费的种养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促进村企用工对接,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向23个贫困村倾斜。力争到2015年,省、市级贫困村实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作者:贺小山 李燕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