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马安镇龙塘村低保户文老伯建起了新房。本报记者马海菊 龚 妍 摄
扶贫目标
●到2015年,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665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到2015年,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8万元。
惠城区日前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从今年起到2015年,该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目标是: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665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8万元。
上一轮扶贫成效
15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知了声声,马安镇龙塘村低保户文添发迎来入住新房后的第一个夏天。文添发80多岁的老母亲双目失明,已经60多岁的他,也患有肺结核及其他疾病,不能劳作,家里主要靠妻子一人操持,儿子在电子厂打工。去年,他家被纳入惠城区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帮扶对象,获得3万元住房改造补助,从泥砖房搬入了90平方米的新房。
“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完成学业。”横沥镇洋圳村的涂春婵家庭条件较差,在上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在帮扶干部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在哈尔滨找到了工作。在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横沥镇24名帮扶干部与25户贫困户对接,共为贫困户投入资金83.5万元,贫困户脱贫率达100%,9户贫困户子女在区、镇帮扶干部的支持帮助下,全部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3年来,惠城区统筹投入3955万元,对70个经济薄弱村和1583户贫困户开展全方位帮扶。完成泥砖房改造1709户,为所有贫困户购买医保,免费职业培训5195人,转移贫困户劳动力950人。全区158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
新一轮扶贫计划
力争明年7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
惠城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异地造血’模式,力促小金口农贸综合市场发挥效益,尽快实现收益分成,增加7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70个经济薄弱村‘村村有物业、年年有收入’的目标,力争2014年70个经济薄弱村(包括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在2015年达到6万元以上。”
据介绍,惠城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是:横沥、汝湖、芦洲等3个镇的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8万元,村内295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年全省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龙丰、江南、小金口、水口、三栋、汝湖、马安、横沥、芦洲等9个镇(街道)99个村的665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年全省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并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家庭成员按规定全部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贫困户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任务全部完成。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职学校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干强要求,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扶贫开发目标上,要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在扶贫开发内容上,要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在扶贫开发投入上,要从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在扶贫开发方式上,要从专项型向综合型转变。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惠城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推进产业扶贫,围绕全区产业布局和规划,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集中扶持市级重点帮扶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等职业学校等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战略,促进市级重点帮扶村及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农民创业给予优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优先扶持市级重点帮扶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信息网络建设、3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建设,今年完成1003户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农村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五保户”以及低收入重病患者等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