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市惠城区:1704场电影送下乡 流动图书馆将进村

2014-08-20 17:21:35 来源:惠州日报

  207个村(社区)聘用文体协管员,打造基层文化活动的生力军;开展“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活动,计划送电影下乡1704场次;10个自然村将配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今年,惠城区将进一步提升农村文体服务水平,把文体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设施配备

  文体协管员发动村民跳广场舞

  水口街道下源村文体协管员严志德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开放农家书屋。暑期里,农家书屋成了村里孩子的好去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上网。

  在村镇群众文化阵地打造方面,惠城区有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家,实现全覆盖;实现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今年完成村(社区)文化室全覆盖。

  硬件设施配备了,如何让村民更好地参与文体活动?从去年底开始,惠城区行政村聘用文体协管员。“文体协管员主要是本村文艺爱好志愿者,负责定时开放农家书屋,适时组织所在村开展文艺活动,活跃村民的文体生活。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补助,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对优秀文体协管员给予100多元奖励。”惠城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少辉介绍。

  担任文体协管员以来,严志德发动村民跳起了广场舞,村里老年活动中心每天都有老人来跳舞、练习打鼓。今年“七一”,还举行了感恩茶话会,老人们唱唱跳跳相聚甚欢。“重阳节我计划和其他村 (社区)联欢,活跃村里的文体生活。”严志德说。

  目前,惠城区与全区207个村(社区)文体协管员签订了《广东省农村文体协管员目标责任书》,初步建立起该区村级文体协管员队伍。“今后,计划开展农家书屋提升工程,配置一些实用现代书籍,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流动到各个村(社区),使各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的图书流动量,在日常一两千册的基础上,提升到1至2万册,让更多的农民读到书,读好书。”刘少辉表示。

  95%以上村配套建设健身工程

  夜幕初启,马安镇新楼村文化广场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村民吃过晚饭后三三两两出来散步了,孩子们在儿童游乐设施上玩耍,老人们利用健身器材健身,青年人打打篮球…… “晚上天没那么热,正好活动一下身体。”村民林姨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也像城里人一样,锻炼很方便了。”

    据介绍,目前惠城区95%以上行政村配套体育健身工程,包括一副篮球架、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从去年开始,有文体广场的自然村也根据实际开始配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去年完工10个自然村,今年10个自然村也将配备这些体育设施。目前,有5个自然村已建好,11月份前剩余5个自然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完工。

  升级改造

  邓演达纪念园将建农工公园

  “参观邓演达纪念园就是一次精神洗礼,但现在除了陈列馆外,纪念园旁边主要都是绿草地,太单一了,希望它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公园,让我们可休息可玩耍。”暑假里,市民吴军带着几个孩子前往三栋镇鹿颈村邓演达纪念园参观游玩后说。

  吴军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可以成为现实。记者从惠城区文广新局获悉,目前邓演达纪念园的展厅已完成升级改造,接下来将对纪念园的景观进行提升,改变园区杂草丛生、缺少植物组团,品种单一、景观性差的现状。“我们将在邓演达纪念园建一个农工公园。”刘少辉介绍。农工公园规划设计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纪念园现状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在绿化设计上,以“四季有花,百花争放”为主题,以木棉为主、常绿树为辅进行植物配置;增设儿童天地、健身广场,沿着溪流湖岸两侧增设景观廊架,为游人提供亲水休息场所等,使之成为集旅游、纪念、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公园。

  中山公园将恢复民国风

  惠城区还完成了中山公园的复绿改造,花草修剪、路面维修和路灯复明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已正常对外开放。“惠城区将把中山公园建成历史文化公园,恢复到民国时期的风格,相关方案正在报惠城区委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刘少辉说,按照方案,将对中山纪念堂进行相关史料的陈列布展,同时将中山公园周边的历史古迹保护、开发、建设融为一体,力争使其成为一个地标性文化公园,成为居民旅游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作者:马海菊 谢菁菁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