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新闻报道

惠州惠阳镇隆借“双区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12-23 17:47:55 来源:惠州日报

30.png

镇隆荔枝声名远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吴觉珍 摄

  每年夏至前后,是一年一度镇隆荔枝的高光时刻!

  马鞍山麓、碗窑水库、平地田园,火红的荔枝树漫山遍野,一颗颗炙热的果实探出了茂密枝头。新鲜采摘的荔枝坐上飞机、高铁和各大知名物流企业车辆,以冷链保存方式配送全国各地,让国人品尝到可能是“全球最好吃的荔枝”。

  70年前,镇隆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小镇,以水稻、花生等为主要种植农作物。荔枝成为当地的“致富果”,要从30多年前开始算,镇隆荔枝这个特色农产品逐渐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的道路,并成功举办了9届荔枝文化节,还拿到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在镇隆荔枝的盛名之下,镇隆工业显得有些“藏在深闺人未识”。早些年,镇隆工业产值已经超百亿元,这受益于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贝特瑞、极帝电子、濠玮科技、捷普绿点、星聚宇光学等企业助推镇隆不断提高发展质量。

  如今,镇隆成了一个工农业均衡发展的镇,各个村庄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实现了乡村和谐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态势下,镇隆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全力整合资源打造区域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聚集区,同时提升镇隆荔枝品牌美誉度,利用好四大半围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大湾区休闲旅游度假名镇。

  守初心

  工农业均衡发展各有千秋

  在镇隆,家家户户几乎都种了荔枝树,少则一二十棵,多则数十上百亩。作为“荔枝之乡”的镇隆,有着3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真正大规模种植,还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后,对特色水果的需求量增大,促进了镇隆荔枝的产业化发展,荔枝也成了镇隆人的“致富果”,果农也早早住上了“荔枝楼”,日子过得幸福和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镇隆荔枝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广东省名优产品等,镇隆荔枝已经走出珠三角,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岭南佳品。

  从省道357线黄洞小学旁的路口沿着蜿蜒山路走四五公里,道路两旁满是荔枝树,青翠的荔枝叶正在储蓄养分,为明年的丰产打下基础。这片400多亩果园的主人叫叶兆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荔枝,是镇隆最早一批进行荔枝规范化种植的新农人。

  今年,叶兆雄对果园的荔枝品种进行了改良,减少荔枝大小年的种植风险,建设水肥一体化喷管设施、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等,以进一步提高荔枝品质。在镇隆,有十余个这样上规模的荔枝园正在打造标准化核心示范园,提升荔枝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擦亮镇隆荔枝品牌和美誉度。

  除了荔枝为世人所熟知,镇隆的工业在惠阳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从镇隆地图上看,皇后、联溪、黄洞、甘陂等村受深圳及周边仲恺高新区、惠城区的辐射带动,是当地工业主要集聚区之一,贝特瑞、濠玮电子、星聚宇光学等企业都在这个片区。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位于镇隆甘陂,是一家集手机摄像头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华为、OPPO、VIVO等知名品牌手机供应摄像头,每年业务量增幅达20%~30%,预计今年生产6000万个摄像头,产值约4.2亿元。未来,这家高成长性企业瞄准了车载领域悬浮镜头、手机端的TOF镜头等高端产品。该公司总经理王兴川说,他们将加大高端产品开发力度,扩大厂区面积,增加生产线,并筹备上市事宜,目前还与芯片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找差距

  荔枝产业发展“原生态”,工业园规模小产业不集中

  多年的发展,让荔枝成了镇隆最有名气的标签,这个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荔枝大小年之痛、销售渠道有待拓宽、品牌溢价能力有待提高、深加工产品不多等是镇隆荔枝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相对于褚橙等一些知名农业品牌,镇隆荔枝产业发展则显得较为“原生态”。

  在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会长吴添乐看来,镇隆荔枝多年来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品牌和美誉度已经开始逐年提升,上规模的荔枝园正在逐步推开标准化种植,水肥一体化设施已经完成建设,主打的桂味、糯米糍两个优质品种荔枝,也开始嫁接其他品种,尝试让镇隆荔枝品种更加多元,抵消大小年给荔枝产量带来的冲击。

  吴添乐说,镇隆明年将大力推动荔枝出口香港,所以各大荔枝园也正在为严苛的出口标准而准备,一旦打开了这个销售渠道,将对镇隆荔枝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在工业发展方面,经过多年发展,镇隆打下了一定工业基础,尤其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对比仲恺等周边地区,差距仍然不小,存在规模不大、产业不集中、工业园区管理缺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

  如万里工业园区,在产业分类上缺乏具体规划,园区内多为自建或出租厂房,产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园区的道路维护和卫生管理均有缺位,入驻企业“自扫门前雪”,整个园区处于“自由松散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商业、酒店等娱乐消费设施,许多企业员工下班后都会选择去陈江居住和消费,企业还要安排大巴到陈江接送员工上下班,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此外,公共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担使命

  打造区域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聚集区

  镇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深莞惠市域边缘,与东莞接壤,距离深圳市仅15公里。在惠州市内,镇隆位于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惠阳区中心组团边缘,往东10公里是惠城区,往东南21公里是惠阳城区。

  与珠三角核心区域其他乡镇相比,镇隆的土地、水及自然资源丰富,惠盐、潮莞等高速公路和四环路横穿镇域,后发优势和洼地效应凸显,是深莞高端产业外溢的首选区域。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发展态势下,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和惠阳建设国内一流城市高质量发展区的背景下,镇隆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镇隆镇党委书记张志文说,镇隆经过70年的发展,在各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借助“双区驱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东风,镇隆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整合资源,将镇隆打造为区域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聚集区。

  目前,镇隆有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占比达47.1%,但集聚水平还不高,整合镇内资源成为镇隆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方向。“明年将引进全市第一家手机整机生产企业,力争2020年4月前动工建设,届时将带动镇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张志文说。

  镇隆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相互交融,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镇隆崇林世居始建于1789年,是惠州市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山顶村鸟语花香、河水潺潺,山水田园气息浓郁;四大半围是惠州地区早期农民运动中心,全镇共有15个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张志文说,镇隆要充分利用好自然禀赋,把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资源整合好,打造大湾区休闲旅游度假名镇。

  在提升镇隆荔枝品牌美誉度方面,镇隆将进一步强化荔枝品牌化、标签化工作,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经打通了出口香港的渠道,最快将在明年荔枝成熟时出口供港。

  张志文说,镇隆还要主动融入全市大交通建设,从外通而言,镇里有两条高速公路三个出入口,镇域内仅需10分钟即可上高速,交通十分便利。但内部路网仍有短板,急需要进一步优化,畅顺内部连接外通路网,以更高效、更优质的交通基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者:黄尉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