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鹤山市库 > 典型人物

鹤山市巾帼致富女能手-鹤山好人姜爱丽

2021-06-03 15:39:11 来源:本网

姜爱丽是鹤山市的一名巾帼致富女能手。1998年,姜爱丽承包经营了鹤山市马山茶叶果树基地。基地位于鹤山桃源镇马山场,附属桔普茶加工场位于鹤山龙口镇中七村。它是一家集茶园基地、种植、采制、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为一体的茶叶企业。

“我是因为与茶叶结缘来到鹤山的,没想到做茶叶成为我的事业。”姜爱丽介绍,早年她还在广州做五金生意,当时,一个朋友将鹤山产的单枞茶送给姜爱丽。“那种茶香,一开始我就爱上了,没想到鹤山还能生产出如此好茶,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来鹤山,并爱上了这里的茶叶。”姜爱丽说。


图片


研制新品,巧推广

基地现有茶园面积200亩,共栽培茶叶品种18个,研制生产成品茶30多个。2002年全部通过广东省无公害验证。2003年,基地负责人姜爱丽女士凭对茶叶功效的深刻体会,对当地农产深入了解,大胆创新,首创将有着“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的新会柑桔皮和已据盛名云南普洱茶结合,研制出金马牌桔普茶。 

创业之初,姜爱丽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推广就是一大难题,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姜女士生产的茶叶?尤其是很多北方人并不了解新会柑,于是在给产品取名的时候,她取了‘大吉大利,普及天下’之意,将产品命名为桔普茶,加上北方人对桔子熟悉,产品一下子就在北方打开了销路。2007年,金马牌桔普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更获江门市优秀旅游商品“五邑八宝”称号,2008年获北京《商品与质量》中国著名品牌称号。敬业奉献的精神,让姜爱丽的事业在经济发展的潮头中逐渐绽放异彩。

抓好原料,严种植

姜爱丽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生产经营稳定后,她决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2013年,她开始自己种植新会柑和普洱茶,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2018年,她在新会陈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种植新会柑638亩,年产柑2711吨;在云南普洱茶区种植普洱茶300多亩,年产茶叶57吨。自己供应原料,让生产链条更加稳定,利润也增长起来。

鹤山市马山茶叶果树基地发展至今,年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年产值每年均提高30%。示范带动柑橘种植农户100多户,农户人年均收入达200多万元,在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繁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领致富,广增收

作为我市巾帼致富带头人,姜爱丽女士不忘帮扶村中留守妇女改善生产生活。2016年姜爱丽积极推广妇女家门就业模式,在我市龙口镇的中七村建立妇女互助小组,成立桔普茶加工场,不定期举办桔普茶加工培训活动。2018年,桔普茶加工场实施的妇女“家门口就业”项目取得初步的成效。“我们在龙口那白村委会8年前就开办了一个工场。当时我觉得好好的学校闲置了挺可惜的,所以我就想利用起来,在这边建一个工场,方便周边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姜爱丽在一次接受江门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中七的加工厂每年可为300多名留守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的留守妇女每月有1500元至4500元不等的收入。”

除了带动妇女增收致富外,姜爱丽还在中七加工厂定期举办茶叶制作技能培训班;关注加工厂妇女的生产生活,为辖区内一些贫困妇女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2014年,马山茶叶果树基地获得“江门市巾帼农业示范基地”称号;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2018年,姜爱丽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