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门库 > 鹤山市库 > 典型人物

江门好人陈伟祥--和邻睦里心向善 崇德好施暖乡间

2021-06-03 15:38:36 来源:本网

    在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好人好事正绽放着正能量的光芒,感动着你我,温暖着人心,在净化着社会风气;在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好人,虽然很平凡地生活在我们周围,但他们崇德向善、遵德守礼,他们都不再平凡。

    陈伟祥便是这万千贤人中耀眼的代表,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农村特困、独居、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营造关爱村民、关爱老人、关爱社会的良好氛围,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位“好人”。

    一、勤奋致富,甘做创业引路人

    陈伟祥,鹤山桃源镇三富村人,1985年参加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打拼,于2008年与其他生猪流通户一起创立鹤山市陈祥生猪流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20多个会员,到目前,已发展会员70多个,每天销售生猪达600多头,占据全市生猪销售市场的三成多。生猪销往鹤山本地和周边省市,解决了农民养猪和卖猪难的问题。多年来,他始终本着致富不忘众乡邻的情怀,不忘帮助乡邻,他牵头成立了三富村邻里互助会并担任会长,积极安排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二、呵护乡邻,解囊相助暖人心

    知道村里哪家遇到困难,他总是及时伸出援手,解人燃眉之急。村里有两位单亲母亲,丈夫早逝,子女年幼,其自身又患智力残疾,无劳动能力,是村里的特困户,生活十分艰难,陈伟祥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及时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商,免费为这两对母子提供食宿,还经常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隔三差五的送去油米等生活物资,并资助他们的小孩上学,注重对他们的精神开导,教育他们的子女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68平方米的两室两厅房子,这对于普通家庭那是不算什么,但对于丈夫早逝、孩子年幼、处境举步维艰的村里特困户明姐来说,却是一辈子的梦!单亲妈妈易某明,他们一家所住的20平方米泥砖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成为危房,陈伟祥知道情况后,立即联系村委会表示愿意帮助这位单亲母亲建房,他在繁忙工作之余亲自参与房屋的筹建工作,从解决房屋用地问题到筹资兴建,事无巨细一一张罗,并个人资助10吨水泥用于房屋建设,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关怀及他的热心帮助下,让易某明圆了她多年的建房梦,住上了约68平方米的新居。

    三、乐善公益,演绎真爱洒贤情

    陈伟祥是村里公认的热心人,村里无论哪家有红白喜事他总是到场帮忙,张罗得井井有条。知道哪里天灾人祸或做公益项目需筹款捐资,他都积极带头奉献爱心。在互助会筹集三富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资金时,他以个人名义就带头捐赠了1万元,他所创立的陈祥生猪流通合作社捐赠了5千元,除此之外,他还主动出资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广场、文化楼,让村民们有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四、一语承诺,醉心坚守红夕阳

    随着年轻人份份外出创业,三富村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困境也逐步引起身为村邻里互助会会长的陈伟祥的关注和重视。“让村里老人不用出门那么远去养老院,本村就可以享受居家养老,让他们有个幸福的晚年,让年轻人安心创业,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心底里一个强烈的声音让他毅然决定按老年人自愿选择的方式,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为村里近2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们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养老服务。为促事成,他不辞劳苦,出钱出力,四处奔波宣传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他的组织带领下,社会各界为三富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捐资捐物超过11万元,使三富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得到有效运转,成为广东省农村养老服务“幸福计划”建设做得较好的试点之一,这种主要依靠社会力量,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村老人提供无偿、低偿养老服务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先后受到《江门日报》、《南方日报》的关注报道,在鹤山市“社会创新观察项目”专家评审中荣获一等奖。

陈伟祥的行为深深感染着他的身边人,很多乡邻乡贤、热心企业家都受他的影响,纷纷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为构建幸福和谐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