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女,1956年生,鹤山沙坪本地人。现属鹤山义工无偿献血义工队,是一名时长超过九百小时的三星义工,被鹤山义友们亲切地称为“徐姨”、“徐妈妈”。徐姨曾经一度是鹤山市义工工时最长的义工,多次被评为鹤山市优秀义工。至今,六十二岁的徐姨仍然活跃在鹤山义工第一线,给无数有需要的人送上温暖的爱心。知足常乐,乐人之乐,成为鹤山义工,身穿“荧光绿”,是她的骄傲。
1977年,徐姨进入商业综合公司,成为一名理发师。在当年“学雷锋,做好事”的号召下,同时也受到乐于助人的母亲的耳濡目染,徐姨年青的时候就乐于做好事,经常跟随着公司经理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病人免费剪发。退休后,在鹤山义工还没有正式注册制度的时候,徐姨就开始“跟着人做义工,哪里有事要做我就去哪里”。2015年,徐姨正式注册成为义工,更加积极地参加鹤山义工活动。截至目前,徐姨的义工记录时长达九百六十小时,实际义工时长超过一千小时,是名副其实的优秀义工。
义剪,是徐姨义工生涯重要的一部分。“那些躺在床上的病人,出不了门的老人,福利院的孤儿,没有条件去理发店,我就去给他们剪个好看的头,剪完了,听到他们说‘徐姨,你给我剪的头真好看’,我就觉得心里很舒服。”徐姨认为,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剪发,也可以帮助到人,给人带来笑容。“别人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徐姨总是这样说。这样的爱心义剪,不仅仅是在义工活动中。徐姨总是随身携带理发工具,回乡拜访的时候,见到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也会为他们义剪,“这个是不算义工工时的。不过做好事,不是为了工时!”
在徐姨眼里,义工不是摆拍,不是走过场,是真心真意地做实事。徐姨的义工工作,从来都是尽心竭力的。一次拜访福利院,表演结束后,几乎所有义友已离开福利院前去用餐,唯有徐姨和两个策划义工留了下来,给三十多个有需要的人剪发,直到午后饥肠辘辘,才想起来还没有吃饭。2016年的一个夏日,徐姨到古劳义剪,在烈日炎炎下工作了一日,回家就病倒了;楼冲水灾,徐姨跟随义工队参与抢险,废寝忘食,日日奔忙到深夜,浑身湿透着凉,回家后躺在床上病了一周,还念念不忘着楼冲受灾群众,给他们捐钱买蚊帐被褥……这些小故事,不过是徐姨义工生涯的小片段。徐姨的女儿很是心疼妈妈,不少义友也劝徐姨注意身体,徐姨却说,“做义工是做好事,因为做好事生病了,我不觉得后悔,只觉得自豪!”
谈及义工生涯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徐姨念念不忘的就是“麻风村”的病人们。从2015年起,徐姨每年都和一群义友自费拜访潭山麻风康复院,探望那里孤苦无依的鹤山老人们,为他们捐钱捐物,送去温暖。“他们一生无儿无女,我就把他们当我的父母一样来孝敬。”徐姨月退休金微薄,但是一直坚持给病人们购买一些日用品。得知一生不曾回家的老人们想要出去看看,徐姨和义友们排除万难,自费带着一群均龄八十五岁的老人到九江桥、古劳水乡、梁赞公园游玩。一谈起这群老人,徐姨就热泪盈眶,“我想要更多的人了解帮助他们,他们真的是太苦了。”徐姨呼吁社会关注这些被遗忘的人,“下一次,我想带记者去看看他们,我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情况。我们生活好了,还有人过的很苦,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我的良心过意不去!”
如今的徐姨,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在徐姨的朋友圈里,没有投票转发,也没有微商广告,只有充满正能量的义工点滴,和温暖的孙儿成长记录。徐姨以身作则,教育孙子们乐于助人,参与义工。她的孙儿们,正直礼貌,和她一样参与社工活动,得到了无数赞誉。在徐姨的生活里,善良,知足,助人为乐,已然成了一种传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勤劳朴实,善良热心的徐女女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她的言行朴实无华,却因为洋溢着正能量而分外可贵。希望徐姨这样的热心肠,能为更多人所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称赞,成为更多人学习的榜样!